我辈|经济学家张五常:任正非是21世纪的哈代,我辈无一人堪比任正非( 二 )
去年,华为公司年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美元,当之无愧地领跑于中国乃至世界通讯领域。任正非时刻怀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忧虑情绪,他常提醒员工,"华为的冬天来临了吗?"他的一句人尽皆知的口头禅是: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我只想这几年如何活下去。
而这也正是张五常认为他与哈吉大师相似之处,做事态度无非"尽力"而已。二者都没有特别华丽的言辞,但却做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事业,达到了令人仰视的人生高度。
文章插图
"技"可敌国,两个"引擎"拉动前行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做一个拥有全球视野、负责任的公司。因而华为一直聚焦主航道,始终在构筑面向未来的信息管道。
在做大做强的同时,为给合作伙伴留有空间,《华为基本法》规定,华为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杜绝多元化。要真实全面传递无依赖的市场压力,推动公司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因为执着,所以成功,应该就是华为最真实的技术路线写照。
文章插图
华为坚持科技研发的战略导向,《华为基本法》还规定,在资金支撑上确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最高时年均可达100亿美元的规模。它还设立了2012实验室,主要方向是做底层的基础性研究。
在强大的资金支撑下,华为的科研队伍异常庞大和豪华。华为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近2000名,基础研究专家近7000名,他们负责把金钱变成知识。
华为还拥有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60000多名,他们则负责开发产品,把知识变成金钱。
文章插图
在过去的两年里,华为的5G技术标准占世界的23%,排第一位,5G标准提案也占世界首位。他们取得的成绩不但巨大,而且"震惊"了世界第一大国美国。
一向以民主典范自居,推行市场化自由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却公然违反了自己的处世原则。
为保住他们的科技领先地位,凭借莫须有的"国家安全"名义,4年前上台且以美国优先为执念的川普大总统不断发出专门针对华为的"美国禁令",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游说英、法、德、意、日、澳等几十个发达国家禁用华为5G技术,有的国家甚至禁用华为所有的技术设备,全面包围封堵华为在海外的发展路径。
文章插图
一时间,华为在海外的发展步履维艰。但即使在这样极为不利的情形下,华为凭借着领先其他国家2-3年的技术优势,以及物美价廉的产品优势,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中得到了5G基站订单。
居安思危,其实从与思科一战开始,任正非就知道华为已经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各类打压措施有可能随时就会扑面而来。
于是他在华为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开始制定"备胎"计划,启动了当时认为可能永远是"后备"的海思技术研究部门。
文章插图
2004年,他告诉海思负责人何庭波,每年给你4亿美元研究经费,开始给公司打造"备胎"。从此,数千海思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默默执行华为持续生存战略。
现在我们看到的海思在华为内部的地位极为重要,可是在华为的架构中,一级部门里却找不到它,就是这个显得异常低调的部门,负责华为所有的半导体芯片以及核心器件的开发和交付。
特别是从中兴公司被美国打压事件发生之后,任正非要求华为加快"消A进程",也就是为免受美国制裁、消除美国技术/产品影响的进程。从那时起,华为在研发和生产上,消A和非消A的方案要各做一套,保证做到主方案和备选方案随机切换。
文章插图
实行双引擎牵动华为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前进,一个"外"引擎受制,那就启动"内"引擎,确保航速不减,航程不止。
正是因为未雨绸缪,有这些备胎在手,在"美国禁令"发出后,任正非才能云淡风轻地吐出"影响微轻"四个字。
任正非在繁花似锦时总能未雨绸缪时刻警惕"寒冬来临"的"惶者生存"理念,让华为在"美国禁令"发出后的"至暗时刻"依然光芒四射。
文章插图
- 直播带货|新东方改行直播带货“农产品”?官媒怒批俞敏洪,遭到经济学家驳斥
- 荣耀|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可从四个层面发力融入元宇宙价值链
- 大数据|京东科技发布“京东AI经济学家”智能研究分析终端
- 华为|经济学家宋清辉:大家带头不买华为产品,华为就不会被卡脖子
- 华为|那个黑华为的千万粉丝大V经济学家,正被网友集体打假!
- 华为鸿蒙系统|经济学家宋清辉跨界抨击鸿蒙:不买华为的东西,才能避免被美国卡脖子
- 华为|经济学家宋清辉:大家都不买华为的产品才是理性爱国
- 华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不买华为产品才是真正的爱国
- 华为鸿蒙系统|经济学家:华为把鸿蒙吹大了,无法和安卓、ios相提并论,不要被情怀冲昏头脑
- 芯片|法国经济学家: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正成为颠覆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