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大数据赋能,贵阳“制造”变“智造”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市把智能制造作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数据赋能,越来越多企业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
11月24日,配套“力源液压泵”的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将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的中航工业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再次用成绩证明了其在航空航天液压基础件领域的雄厚实力。
深耕贵州50多年的力源液压,雄厚实力的背后,是“脑洞大开”的创新之举。
在力源液压贵阳总部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精密仪表车床,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对生产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对零件制造过程及生产批次的跟踪,让产品质量可追溯、物料可管理、关键设备可监控,达到生产过程与管理决策的高效集成。
这些经过改造并参与车间生产的自动化“新成员”,全都出自力源液压员工之手。
为实现整个生产车间的智能运作,从2006年起,力源液压开始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技术攻关团队,从信息化管控平台开始起步,围绕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智能产品等系列创新目标,致力于为企业构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制造|大数据赋能,贵阳“制造”变“智造”】智能化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初还没有特别专业的软件,大家都用画板画图,一张张画出来,一张张被否决。”力源液压党委副书记胡健回忆,一群人单单靠手工绘图,要将每一个车间、每一条生产线和每一个生产单元进行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从最初的技术构思,到自动线全面建成,整整耗时六七年,终于形成了中航力源“数字化运营、网络化协同、集成化管控、智能化决策”的信息化框架体系。智能化一举成为力源液压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2019年实现了7.5亿元的收入。”胡健说,多年的智能化探索,也为公司培育了一个200多人的“智囊团”。
与力源液压一样,在智能制造领域,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一直在探索创新。
天安药业信息部经理谯勇的另一个身份,是带领团队常驻生产车间一线的大数据总工程师。
作为一家集糖尿病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健康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从2014年起,天安药业就开始实施智能改造计划,并招引了像谯勇这样的大数据专业人才。
在谯勇及其团队的努力下,2014年至今,天安药业成功构建了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天安营销ERP系统、OA协同办公系统、EAS系统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为公司各项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开发了天安之家慢病管理云平台、健康顾问APP、电商平台等系统,为全国各地的糖尿病慢病患者治疗和管理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今天的天安药业,从物流、仓储,到生产环节,再到整体的销售及管理,均实现数智化革新,为公司积极融入贵州大健康生态圈奠定了良好基础。”谯勇说。
不论是力源液压智能化改造、还是天安药业的数字化嵌入,都只是贵阳市传统制造业与大数据融合的一个缩影。
来自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消息,截至目前,纳入贵阳市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培育调度项目共计251个,重点推进的智能制造项目有30个,总投资额18.5亿元,涵盖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建材、新材料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