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伪专家|谁定真伪?奢侈品与平台之争


鉴伪专家|谁定真伪?奢侈品与平台之争
文章插图
作为“再创造价值”理念的传播者,中古奢侈品交易市场日益火热。同时作为传统观念中被奢侈品品牌排斥的存在,二级市场开发者与奢侈品厂商的竞争仍在延续。传统巨头奈儿便将美国某知名二手奢侈品寄卖网站诉至法庭。飒姐团队便借此初步分析二手寄卖平台的法律风险。
基本案情
奈儿与二手平台间的诉讼漫长且没有结果,2018年11月,奈儿提交诉讼称二手平台售出七只伪造的奈儿手袋,材质、做工以及序列号均与正品不符。而在这一诉讼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奈儿当庭举证试图证明的事实,“鉴伪专家”的鉴定实质上只是一种观点,而非专业鉴定。换言之,奢侈品商认为产品的真伪质量只能由生厂商、首次销售者也就是奢侈品商自己判断,其他主体均无权对此进行判断。
奢侈品真伪由谁来定
奢侈品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奢侈品鉴定更多得依靠经验判断,而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因此,谁是权威,谁能决定真伪便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由于中古奢侈品鉴真方面的特殊性,因此引发的奢侈品商与平台间的争议存在更大的空间。
在传统奢侈品商眼中,只有生产者和首次销售者才能对真伪进行判断。在奈儿诉某二手奢侈品寄卖网站的案件中,奈儿提出的主要观点便是“只有奈儿内部人士受过鉴别自家产品真实性的训练,学过相关知识,如果一家零售店让消费者相信它所谓的专家可以鉴别真的奈儿品牌产品,这是在欺骗消费者。”而二手寄卖平台则认为“鉴伪专家”知道如何从皮革质量到拉链制造商(等多环节)去辨别真假。
国内中古奢侈品市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某知名平台上对自身鉴定资质的描述为“国家级鉴定师,中旧协全国寄卖工作委员会授权合作单位,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至一高档皮革制品研究中心。”
可以发现,我国尚未完善相关行业的资质规定,即没有国家统一考试认证后的资格证书。目前市面上可取得的证书主要是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旧货业协会二手奢侈品工作委员会颁发,国内的“鉴伪专家”也大多是依靠自身经验提供服务。与海外二手平台聘用的来自FIT、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或员工一线的“鉴伪专家”相比,是否能够完全保证产品质量,是否能够成为平台履行应尽义务的证据,仍是扑朔迷离。
鉴伪专家|谁定真伪?奢侈品与平台之争
文章插图
平台缘何被诉
在既往诉讼中,奢侈品商往往剑指平台,个人卖家则不会被提起,飒姐团队认为,这既与平台经济实力较强,注册地清晰等因素有关,也与平台在商业运营中的身份紧密相关。
由于法律未对销售者进行明确定义,一般认为,销售者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销售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第二款,“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可以发现,如果二手平台直接经营商品交易业务,出售的商品符合产品的定义,那就可以基本认为其属于销售者。作为销售者,二手平台必须明确需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等责任。
但同时,与传统商业活动中的销售者明显不同的是,二手平台的出售意图很大程度上是处置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和减少经济损失,即实现“再创造价值”。因此,虽然被法律评价为销售者,但在责任分配时仍需对二手平台的特殊性予以关注。
如二手平台未直接经营商品交易业务,则其只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而不属于销售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可以发现,此时的核心问题在于什么是必要措施。飒姐团队认为,对于中古奢侈品而言,最为必要的措施便是对商品的鉴定保真,中古奢侈品的价值正是源于此。而作为销售者存在的平台,主要承担的质量责任便是对中古奢侈品的保真。
写在最后
除关于产品真伪的问题外,二手平台与传统奢侈品品牌间还可能因暗示合作关系、诱导消费者产生误解等原因发生竞争冲突。作为新处女地的中古奢侈品市场未来将是富矿,但风险总是与创新同行,隐秘的角落总是暗藏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