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是已经在第三方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两个视频。如果你有仔细看过的话,就不难发现,这两个视频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在11月23日上传了一个有关于华为Sound的音质体验视频,三天后,又继续上传了一个开箱评测视频,后边那个可以算是前边的「导演剪辑版」。
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文章插图
用「导演剪辑版」来命名,是因为里边有很多个人主观感受。说是评测吧,其实和并不算客观。
我个人是非常不愿意把一款产品的方方面面都在视频中展示给大家。除非内容非常吸引人,否则观众看得累,自己在制作视频时候也抓不到重点。文章形式可以跳着看,而视频,想跳着看自己喜欢的内容,就要来回调整进度条,非常麻烦。
还是说回到这篇图文吧,我会着重分享在使用华为Sound的这两个星期中,对使用体验产生直接影响的内容:
流媒体资源和音质表现。
在超过两个星期的详细使用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点,其实还是音质,音质绝对是这款音箱最大亮点,且并没有之一,这部分会在文章下半部分,详细说明。但如果只写音质,对一款「智能音响」来讲,就太自取其辱了。
那么除了音质外,华为Sound还能给我哪些别样体验?
很有必要先讲讲这款音箱对流媒体平台的支持。
说实话,作为一个网易云音乐用户,除了网易云外,我很少关注并使用国内其他流媒体平台,用都很少用。在我测试音箱,使用AI音箱这款软件设置时,我是第一次注意到,这款华为官方出品的软件,把华为音乐、酷狗音乐、Hi-Res等流媒体平台都集成在了同一个界面内,这样的好处,就是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音乐了。
借助华为音乐和酷狗音乐的千万曲库,我试了试搜索功能,曲库基本能够做到互补。
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文章插图
不过,这时候问题就来了,华为和索尼精选Hi-Res这个流媒体平台合作,能够满足部分追求高品质音乐发烧友的需求,但在我看来,两种Hi-Res付费服务选项,服务和价格差距,并没有太大。Hi-Res PLUS会员从最低79/月元到998/年不等,相比Hi-Res普通会员,只多了96KHz采样率的音乐和96KHz采样率的音乐库,价格只比普通版包月价格贵19元。从实际聆听效果来讲,如果你非常在乎音质,建议直接选Hi-Res PLUS包月版。
此外,在AI音箱APP上,也可以通过「有声」专栏,直接订阅喜马拉雅、蜻蜓FM等适合全家人一起听的流媒体资源。怎么看,我都觉得华为这是想「霸占」客厅的娱乐中心,这样煞费苦心的来整合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音频资源,深谋远虑呀。
虽然整合得很全面,但整个UI界面,显示的信息量太多,稍显杂乱,我建议直接用大图标专区形式替代较为散乱的铺开式UI。
就像我在前边说的,我目前就使用网易云音乐来听,一个月仅十几元的费用,自己也能接受,如果不想一个月花费几十元费用买索尼精选Hi-Res PLUS会员,网易云也足够了。
在这里,我给使用网易云音乐来听华为Sound系列的小伙伴一个建议:直接使用DLNA传输。这种制式为无损传输,直接把源文件传到Sound中,之后再解码,相比LDAC,先转码再传输的过程,对音频文件的消耗,会更小。
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文章插图
而且从实际听感来听,DLNA低频信息量也更好。
既然都说到音质部分了,那我就来展开和各位聊聊,华为Sound音质。这也是我非常想和大家分享的部分。
华为这款Sound智能音响,我认为要比X声音更「健康」,低频量感有所「收敛」;另外三频的衔接,也自然。
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文章插图
我自己并不喜欢Sound X过厚、量大的低频,虽然初听很爽,但时间长一点,就有些觉得烦躁。
华为Sound就不一样,低频量感相比X来讲,「收敛」了很多,这和重新设计的腔体单元、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和Sound X一样,都采用了PUSH-PUSH对称式声学平衡设计,但实际作用原理,却很不同,华为Sound采用了主动单元+被动辐射式单元设计,只有1个额定功率达到40W的4英寸低音单元。单元尺寸虽然比X的3.5英寸大一些,但因为额定功率只有X的2/3,再加上通过被动无源辐射器辐射振动,因此实际的低频表现,并不像Sound X那样夸张。
Sound|酷玩评测 篇三十一:听了华为Sound两星期 是时候告诉大家花999元是否值得买了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