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慧远:站在百亿“风口”,登顶工业外观检测界“珠峰”后,我们还要做什么?|科创100| 领域

编者按:《科创100》是《科创板日报》专注科创领袖、投资人、交易所代表、行业专家等原创深度报道栏目。栏目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生物医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节能环保领域、新能源领域等六大行业的企业,从创始人、企业、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等角度出发,记录中国科创发展的新范式。
《科创板日报》(深圳,采访人员莫磬箻)讯,机器视觉正在替代人眼,成为工业的“眼睛”。
以智能手机关键零部件——盖板玻璃为例,在以往的检测过程中,由于强光照射工人3个月内视力即从1.5下降至0.6,导致人员月均流失率达到20%。同时人工检测存在品质不稳定、效率低下等缺陷,甚至制约产能。
有这么一家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缩写)检测设备头部企业,专注于工业外观缺陷检测的智能机器制造,以替代盖板玻璃、面板显示、半导体、定制家具、白酒杂质等领域的人工瑕疵检测,其通过结合视觉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方法、精密机构设计与集成,将品质全检漏检率严格控制在了1%以下,过检率控制在了2%以下,远低于人工全检方式下仍普遍高于5%的误判率。
它,就是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慧远”),以黑马之势打破了传统僵局。
登顶“珠峰”
中科慧远是何方神圣?
资料显示,中科慧远孵化自中科院自动化所精密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由我国“神光”项目精密仪器装配研究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公司在2017年8月即率先研发出了中国首台AOI智能检测设备,并首先切入手机盖板玻璃检测行业。目前核心团队成员有6位来自中科院,在工业外观检测方向已有10余年的技术积累。
“我们从2015年开始寻找产业化方向,用了一年时间深入工厂,了解整个产业线流程,在实地场景进行研发。当发现手机盖板市场前景巨大,便决定从手机盖板的品质检测切入,利用计算机视觉替代人眼来突破制造业中品质检测的瓶颈。于是在2016年成立了中科慧远。”中科慧远创始人张正涛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回顾。
中科慧远:站在百亿“风口”,登顶工业外观检测界“珠峰”后,我们还要做什么?|科创100| 领域】而在此前,手机盖板等电子光学玻璃产品主要依靠人工检测完成,其流程极其严格,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涉及玻璃质量检测,工序多达10余道。曾有数据统计,中国手机盖板玻璃检测领域专职检测人员约达到15万人,每年工资支出超100亿元。
但手机盖板玻璃检测存在七大难点,被誉为工业外观检测的“珠穆朗玛峰”,受限于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国内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长期被德、美等国际成熟厂家垄断,国内相关商家每年要为此支付高额的进口关税和技术服务费。国产替代的呼声久矣。
“可以说这个需求有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但其难度不亚于在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内去检测一颗黄豆粒大小的缺陷,之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做出来。”中科慧远联合创始人兼研发总监沈飞告诉采访人员。
中科慧远率先打破了这一行业掣肘,并抢占了盖板领域的最大市场份额。
“公司AOI智能检测设备的C位技术在于光学成像。首先采用光学的方式模拟人眼的视觉成像功能,将玻璃表面的缺陷成像出来。同时让相机抓拍,然后用计算机处理系统代替人脑对照片执行数据处理,从而将缺陷的大小、尺寸、种类识别出来。”沈飞介绍称,“目前该设备已经积累了百余种核心算法模块。”
中科慧远:站在百亿“风口”,登顶工业外观检测界“珠峰”后,我们还要做什么?|科创100| 领域
文章插图
图〡模组贴合检测设备
据悉,中科慧远在“光、机、电、软、算”等五大学科均有研发布局,目前公司研发人员的占比达到30%,年投入研发资金数千万以上。
“研发方面我们采取矩阵式管理,一方面横向支撑我们的项目,纵向各个学科不断的去迭代发展。”沈飞透露。
而在上述技术赋能之下,据介绍,一台AOI智能检测设备能够替代30-40人,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20余倍,并实现了全检、漏检率低于1%。在白片方面,人工检测速度为35-36秒,而中科慧远设备能做到1.5秒,并具有高精度、高抗干扰力、易使用性、高速性等人眼无法比拟的优势。
就手机盖板玻璃行业而言,以往人工检测效率是每天1000-1200片,而中科慧远的机器检测效率据称可达到每天4万片,且出货品质更加稳定。
“一横三纵”
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后,中科慧远还要做什么?
中科慧远创始人张正涛向《科创板日报》采访人员表示,“品质检测的产业链是不断延伸的,从纵向出发,手机盖板向前可拓展到基板,向后延伸可到面板、蓝宝石等半导体领域;从横向出发,我们可以做传统家具板材的品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