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当很多观察者都认为无人配送车与无人配送机有这样或者那样挑战的时候,美团却从未放弃,而是不断发挥自身的科技能力与应用场景,投入资金、资源和人力去解决各种问题,想方设法不断实现“第一单”,“第一百单”,“第一万单”的突破,这是美团“长期有耐心”的呈现。
从“千团大战”走出来、又赢得“外卖大战”的美团,一直有着稳扎稳打的风格。
在科技这件事情上,美团同样稳扎稳打,不会去“蹭热点”概念比如玩儿区块链之类的,也不会“搞噱头”式的做做样子博取关注,而是实打实的科技投入,用科技升维的方式解决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需求。在这一过程,美团会尊重事物发展规律,顺应技术成熟曲线,先是摸着石头过河,时机成熟再迈开步子,比如无人车配送在其决定大规模推广前已摸索四五年,才有了不到2年10万订单的成绩;再比如无人机在服务近万用户前已经完成了超过22万架次的飞行测试,运行时长超过了60万分钟。
“厚积薄发”,大抵如此。对美团来说,无人配送依然在投入期。从财报来看,以无人配送为代表的“硬科技”是美团未来的关键投入和发展领域。
美团硬科技投入升维从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美团从来不吝为研发花钱。
根据三季度财报,美团研发投入为47亿元,同比激增60%。不仅同比大增,从环比的角度看,美团研发支出也一直处于增长曲线中:今年前两个季度,美团研发投入分别为和35亿和39亿,上一财年的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00亿。
文章插图
美团是一家强调精细化经营的公司,当年“千团大战”就理性地不参与“烧钱大战”,发展至今也从来不会大手大脚地花钱。在研发投入上,美团的思路也很清晰。
一方面,是不断精进自研技术,提高无人配送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实力。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份,美团研发团队员工规模超1.8万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工程师团队之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研发智能调度、末端配送、无人配送等核心自主技术,积累了1218件人工智能专利和731件无人技术专利。
另一方面,美团积极投资优秀的初创技术公司,加速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造牢固的无人配送产业链。
在无人配送产业链条中,上游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解决方案商和下游的配送服务商保持着紧密合作。美团身处下游,积极介入中上游,投资并购则是其聚拢上中游资源,加速产业链共创的最佳方式。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辰韬资本)
消息显示,最近两年美团在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AI视觉芯片和晶圆代工等领域不断出手,投资了多家独角兽企业。
文章插图
今年1月份,美团参与盈合机器人战略融资,一同参与投资的还有另一互联网巨头字节跳动。有消息称,盈合机器人成立短短10个月就连续斩获三轮融资,美团和字节是在众多VC中硬抢下来的席位,盈合机器人应用于城市治理领域的机器人产品集群,对于美团的无人配送技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延伸和补充。
此外,美团年内还先后向深耕AI+智能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梅卡曼德、专注研发乘用车自动驾驶和低速无人驾驶物流车的毫末智行、行内大热的人工智能视觉处理芯片研发商爱芯科技等抛出橄榄枝。其中,毫末智行和美团的合作就已开花结果——首批落地的30辆魔袋20,毫末智行就是唯一生产合作方,数据显示,毫末智行生产线每年能量产5000台无人配送车,且仍在积极提高产能,其将给美团无人配送车大规模商用提供量产支持。
文章插图
(图片来自毫末智行官网)
前期巨大的研发投入和外部投资,会对美团的运营成本造成一定压力,不过当规模扩大、研发成本被摊薄之后,无人配送的整体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最终会大幅降低美团的履约成本。
中金在专题报告《无人配送,未来已来》中预计当2023年随着单车成本下降至10万元,以及单车日均配送单量提升和运营效率提升后,无人配送每单成本将降到1.5元上下,使用无人车超过10个月即比招聘一个快递配送员划算。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感叹过自己融资上的困难:
“我们见过100多个投资人,最后真正投我的只有三两个,王兴就是其中之一。”
稿源:(雷科技)
【傻大方】网址:/c/112OML52021.html
标题:美团|无人配送,也许就是美团的“元宇宙”?(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