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厦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厦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文章插图
技术员正在BRT公交车上介绍5G车路协同技术。

建设|厦门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文章插图
工作人员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桥吊远程操控平台,进行码头桥吊作业。
依托车联网和智慧路网建设,我市公共交通领域将率先出现“智慧的车、聪明的路”,迈向更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领域;依托智慧港口建设,厦门港集装箱作业将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实现港口产业流程再造,突破效率瓶颈……
作为厦门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新基建三年行动)中的重要内容,由厦门市交通运输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等部门主导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让市民切身感受到“新基建”给交通出行带来的变化,更能为作为“支柱产业”的现代物流业持续赋能。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公共交通领域将率先出现“智慧的车、聪明的路”
在我市新基建三年行动中,明确提出“加快推动车联网和智慧路网建设”,同时也给出了实施方向,即“开展基于C-V2X的智能网联车和车路协同应用试点”——C是5G蜂窝无线通信,V是车辆,2X意为连接万物,这是当前我国主推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其是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运行的基础。
“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厦门已经走在前列。”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拥有独立路权的厦门BRT,是极佳的“试验田”——目前,我市已经在60公里的BRT道路上进行智慧化改造,50台公交车已经实现智能网联,并经过上万公里的稳定性测试。这几项数据,都走在全国前列。
这些工作,已经有了许多直观成果:在智慧道路上,有高精度地图和高精度定位服务,实现“绿波通行”、畅通无阻;智慧路口可实现闯红灯预警、路口车速引导、路口盲区预警,这相当于给车辆提供了“上帝视角”;实现智能网联的BRT公交车,靠站时站台与车门的间隙可以控制在1厘米,且前后多车行驶时可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具备超视距防碰撞功能,还具备精准调度和匀速驾驶,实现节能减排。
社会物流配送也进行了同步探索:市交通运输局在BRT上搭建5G车路协同夜间快递配送系统,实现全程无人接管,目前总测试里程超过1万公里。
新基建三年行动提出,要创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和自动驾驶先导示范区。市交通运输局解读,这项工作将分阶段推进,当前以BRT道路为基础,实现公交车、物流车的应用示范;未来将逐步向出租车、网约车、环卫车领域推进,开展智能辅助驾驶和较高等级的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在应用范围方面,相关工作也将从BRT沿线向全岛、全市拓展;同时,这也将推动智造基地、产业园在厦落户,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
厦门港口管理局
2022年底厦门港将建设成为全球智慧港口标杆
今年,厦门港在新基建方面发生了两件大事:全国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项目在厦门港远海码头启动运营、厦门港海润码头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全智能化改造的传统集装箱码头。这两项工程,极大推进了厦门港新基建工作水平。
业界普遍认为,历经三四十年的发展,传统的集装箱货运码头无论从效率还是运营成本上,都已经到达瓶颈,智慧化、信息化是提质增效降本的有效路径。“我市新基建三年行动中指出,到2022年底,厦门港将建设成为全球智慧港口标杆。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将助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再提升、再优化,持续强化厦门港的国际竞争力。”厦门港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港口的建设,5G通信仍然是关键词——比如,桥吊、龙门吊远程操控,还有场内无人拖车的行驶,均需要高带宽、低时延、高稳定性的通信方式,而这在4G时代还无法实现。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海润码头的设备改造中,他们特意设置了有线的光纤通信和无线的5G通信两套方案,“坐在办公室里进行远程操控的桥吊司机说,两者使用起来没有区别,都十分流畅。”该负责人说,“但5G在作业场景中的自由度,是有线光纤无法比拟的。”
码头设备实现远程控制后,司机不仅无须再高空作业,同时还能一人操控多台设备——大部分工作,是由人工智能这一“大脑”完成。将智能化渗透进码头作业全流程,至少可以实现以下目标: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提高作业可靠性;系统资源统一优化调配,保证作业稳定,降低能源消耗;实现人机分离,提高安全性;减少码头定员,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