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支付宝风控策略|支付宝如何分辨谁是“骗子”?| 风控大脑

前两天【芝麻】看到一个真实的案例,不得不感慨支付宝风控体系的强大!
一个北京的用户王X,突然接到一条10086发来的短信(骗子通过钓鱼网站发的诈骗信息),他点击了短信中的链接后,按照指示输入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信息,与此同时,手机中了木马病毒,无法正常使用。
骗子拿到信息后,立即登录了王X的支付宝,修改密码。随后,进入淘宝下单购买了一台5800元的iphone手机。
然而,戏剧性的是,无论骗子如何输入和修改密码,就是不能支付成功,并且很快这个支付宝账户就被冻结,无法进行任何支付行为!
骗子明明已经拿到密码,为什么不能动王X支付宝里的钱呢?
原来是支付宝的风控发挥了作用,支付宝有一个叫“风控大脑”(CTU)的程序,它经过判断认为现在操作账户的不是主人王X,因此限制了支付行为。
那它是如何判断的呢?大致根据以下几点:
1、登录支付宝的手机不是王X的常用手机;
2、登录地点为深圳,而王X的日常活动都在北京;
3、王X经常购买支付宝理财产品,肯定记得密码,而一般只有忘记密码才会去修改,所以深更半夜重复修改密码很可疑;
4、王X平时喜欢理财,不经常淘宝,而且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数码产品,改密后直奔淘宝下单iphone,不符合王X的习惯,太反常。
以上列举的几点都是支付宝CTU的分析和判断策略。(厉害吧!)
浅析支付宝风控策略|支付宝如何分辨谁是“骗子”?| 风控大脑
文章插图
其实,我们的每笔交易都会被支付宝“风控大脑”从账户、设备、位置、行为、关系、偏好六个维度去分析判断是否是本人操作。上面案例中的骗子在设备、位置、行为、偏好这四个维度与王X相悖,风控大脑判定风险评分0.93分(0-1分,分数越高说明风险系数越大),直接拒接了交易。
试想一下,就算骗子盗取了密码,但是想要在6个维度都符合本人的习惯,太难了,基本上不可实现,举两个栗子:
浅析支付宝风控策略|支付宝如何分辨谁是“骗子”?| 风控大脑
文章插图
1、拿“行为”维度来说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个人笔迹、走路姿势、网购时间等。
对应到支付宝的“风控大脑”策略就是:每个人触控手机屏幕的方式不同,手机上有很多传感器,可以通过指压力度、接触面积、重力变化、间隔时间等来判断是否是主人在操作,通过这种技术判断,能让风险预测成功率提高5倍。
实际案例:如转账。
?支付宝未了防止违规业务,对转账收款的行为进行监控;
?如果转账过于频繁,会被怀疑是否为涉嫌套现和虚假交易;
?如果有大笔来路不明的资金转入账户,会被怀疑是否洗钱。
当支付宝账户发生这种行为时,风险评分会变高,容易被终止交易,甚至冻结账户。
2、拿“关系”维度来说
一个黑客盗取用户账户后,把钱转到另一个账户。
如果这个账户和你之前没有任何资金往来,和你的关系圈也没有任何资金往来,CTU就会提高警觉了,如果这个账户曾经有过不良记录或者与黑名单账户有过某些交易,CTU很大程度会拦截交易,因为它会判定,这个很大程度不是主人在操作。
如果风险分数到达一定量,CTU会让用户进行二次校验,如果分数很高,如案例中的0.93,就会直接拒接交易,保护资金安全。
也就是说,支付宝会根据你所有的行为习惯,把他们构筑成一把极其复杂的“安全锁”,骗子想要模仿主人行为转移钱,NO WAY!
据说靠这套风控体系,支付宝把自己的风险概率控制在了一百万分之一,比生出一个四胞胎的概率还低!确实目前来说也很少听说阿里的风控漏洞和问题。
不过芝麻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在大数据横行的今天,大家一定要对自己的隐私信息尽量保密,尽管有这些软件为我们的资金安全保驾护航,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要从源头掐断骗子的幻想,毕竟靠谁都不如靠自己,不是吗?
浅析支付宝风控策略|支付宝如何分辨谁是“骗子”?| 风控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