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收入|从舒适区到挑战区,运营商进入深度调整期( 二 )


如果将改换个部门名称或者新成立个分子公司就算进行了适应新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调整,那未免有点太过草率了。比如,从办公室到综合部,从综合部到办公厅,又从办公厅改回办公室,这其中除了名称变化外,其他的一切照旧。
四、严重依赖华为之后又如何与华为同类竞争从运营商公布的财报看,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增长速度明显。虽然这样的成绩尚不足于抗衡阿里、腾讯,但是从运营商内部看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实际上,除了在营收和规模方面的差距外,还有更值得警惕的风险。
正如通信人家园论坛网友所言,运营商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业务基本上全部由华为支撑实现,至少网友反映的中国电信天翼云如此。现在的问题是华为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早已布局,运营商如何与华为的同样产品进行竞争呢?
在新兴业务方面,运营商到底自建能力还是遵从严重依靠设备商的旧俗呢?如果继续严重依靠设备商,那么运营商的业务算是自有的还是从华为等设备商那里批发得到的呢?运营商基层的员工看到的问题,高层应该也是清楚的。
运营商大搞新业务,但是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等全链条流程中,那些实力雄厚的大设备商深度参与其中,甚至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后续的同类业务竞争中,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定位分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五、雨后春笋的专业公司将去向何方三大运营商都成立了大量专业公司,既包括瞄准互联网企业的,也包括基于通信行业自身的。在设立专业公司之前,运营商应该进行清楚的战略定位,到底是服务运营商自己,还是到社会上于其他企业竞争。
在 BATJ 等互联网大佬早已完成生态布局,而且其在构筑护城河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的情况下,运营商的专业公司基本上没有与其开展竞争的空间,或者竞争的胜算基本上没有。运营商的支付公司能搞得过支付宝和财务通吗?
如果成立的专业公司仅定位于服务运营商自己,那么三大运营商各建一套是不是有点类似以前分别自建铁塔的意思呢?更为重要的是运营商自身的体量有限,成立的专业公司不经过与外部同行的竞争难以强健筋骨并且发展壮大。
有关专业公司的发展定位问题,在运营商内部也有非常大的争论,而且运营商也确实处在摇摆不定中。运营商自建能力的前提投入巨大资源,最终投入的这些成本能否听到回声,实际上也有非常不大不确定性。
搞软件研发能不能搞得过华为,搞视频能不能搞得过爱奇艺,搞游戏能不能搞得过腾讯,搞电商怎么冲破阿里和京东,玩支付还有支付宝在前面拦路。如果专业公司仅局限于在自己人身上赚钱,那么这种左右兜的玩法还有多大意义?
运营商设立各种专业公司有充分挖掘庞大的基础用户价值的考虑,但是怎么才能把这个巨大资源变现?实际上,运营商的专业公司需要与 BATJ 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内容竞争,否则用户为什么要选择运营商的内容呢?
流量收入|从舒适区到挑战区,运营商进入深度调整期】当前正处于 4G 向 5G 的换挡时期,怎么实现 4G 持续盈利与如何确保 5G 软着陆,这是运营商进入挑战区后必须要解答的课题。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运营商在扎根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能不能进一步扩大资源变现能力,这应该是调整期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