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江南时评|给公众的脸竖起保护屏障


技术|江南时评|给公众的脸竖起保护屏障
文章插图
圆通泄露 40 万条个人信息、"人脸识别第一案"宣判 …… 连日来,围绕个人信息安全而产生的话题再次成了舆论热点。大数据时代,手机号、指纹、人脸等公众个人信息被广泛应用在快递、网购、房产、求职、购物等诸多领域,公众在享受技术应用带来的红利时,个人隐私"裸奔"风险也在加剧。近年来,个人隐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是时候敲响警钟了。在科技应用领域的步伐不能跑得太快,需要停下来等一等安全保护机制追上来。
以人脸识别为例,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其在公司打卡、地铁监控、刷脸支付、电子商务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能够大幅度提升识别效率,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但因该技术需要大量采集用户的隐私数据信息,涉及非常敏感的面部特征,也令很多人对此感到不安。疫情期间,为防范人体接触造成病毒传染,人脸识别进小区的管制措施被大范围推广,许多小区住户被强制收集人脸信息,一时间将人脸信息技术置于风口浪尖。清华大学的劳东燕教授就提出质疑:"人脸数据具有不可更换性,因为我们无法换脸。一旦泄露就是终身泄露,即便是采取法律手段维权成功,也难以恢复原状。"公众担忧已不再简单停留在技术本身的成熟程度上,隐私保护、使用程序和边界等问题更多被关注和讨论。
实际上,这些担忧并不偶然:近年来隐私数据泄露的事件屡屡发生,利用打印的照片"欺骗"打开储物柜;电商平台亦有人在倒卖人脸数据,价格便宜、数量庞大;甚至有不法分子通过"换脸"技术,进行侵犯他人名誉、伪造他人证件、盗取他人虚拟财产等违法犯罪活动。而受害者则因技术知识、举证能力缺乏等,维权之路难之又难。近日,被称为"人脸识别第一案"的郭某与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就是实例。
技术方便人们生活的重要前提是安全,只有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执法力度,才能成为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一把利刃。最后,笔者提醒:警示正视人脸识别等新技术的安全问题,并不等于反对技术本身,学会如何更好地使用才是关键。如何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享受技术应用与普及带来的红利,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的关注焦点。就目前来看,除加强行业自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关单位和部门依法规范和使用人脸识别等个人信息,构建与人脸识别的"先进性"对等的隐私信息保护机制,从法律和监管层面为个人信息竖起保护屏障。
【来源:江南都市报】
技术|江南时评|给公众的脸竖起保护屏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