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苹果、华为“打脸”LCD爱好者:时代变了
不知不觉,当今市面的旗舰手机已经很难找到LCD屏幕的了。华为在Mate 20 X的惊鸿一瞥之后就再也没推出过LCD旗舰,就连曾经的LCD铁杆支持者苹果,也在iPhone 12之后正式叛逃到了OLED阵营。在解决成本问题后,OLED屏幕一统江湖似乎已不再是梦想。
文章插图
当然,关于LCD和OLED屏幕的差别,网上的各种科普文章已有很多,希望从近几年手机的发展形态入手,来向诸位简要介绍究竟是什么让手机厂商纷纷选择抛弃“牛夫人”LCD屏幕,而选择了“小甜甜”OLED?
提起OLED屏幕,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它优秀的显示素质,由于OLED屏幕自发光的特性,OLED屏幕的对比度要远远强过被动发光的LCD屏幕。在当今手机疯狂提升摄影头的时代,一块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高的屏幕能够将本机的拍照优势体现得一览无余,这也是早期三星加大AMOLED研发力度的重要原因。
文章插图
作为一贯重视影视生产——输出端的苹果,也需要给iPhone配备最好的屏幕,让它的显示素质尽力和自家的桌面生产工具相匹配。自iPhone X之后,苹果就一直在强调高动态范围图像(HDR)在手机内容生产中的重要性。在iPhone 12上,苹果还首次加入了杜比视界(Dolby Vision)的软硬件支持。
文章插图
除了专业生产力工具和内容分享之外,OLED屏幕在内容消费方面也有着天生的优势。它的可视角度更好,色彩显示更丰富,显示表现和“泛白”的LCD屏幕相比高下立判。
除了显示素质高 ,OLED还有很多小优势:OLED的局部发光特性适合息屏显示(Always On Dieplay)功能的推出,用户可以在不被分心的状态下查看时间等等状态;由于液晶偏转受温度影响较大,在零下温度环境,LCD屏幕就会出现明显的拖影,OLED则完全不用担心。
文章插图
当然,OLED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但在技术补救后,OLED屏幕的可用性已经较前几年大大增加。
例如早期除三星以外的OLED屏幕偏色问题,近几年LG和华星光电已经拿出了素质较好的量产品;低亮度环境下的频闪伤眼问题,厂商也通过暗黑模式+类DC调光加以规避;还有一贯被诟病的烧屏问题,如今三星的E3、Dynamic材质都在努力延长OLED的使用寿命。
文章插图
从目前OLED手机的普及现状来看,中端旗舰的OLED屏幕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槽点,正常使用情况下足够支撑三年时间,大众消费者已经给予了OLED屏幕初步认可。但也正因如此,LCD的处境似乎变得更加尴尬了。
当今OLED屏幕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少数极客来说,OLED屏幕抽奖、烧屏、伤眼等特性依然是技术难以补足的。但放眼望去,当今中端旗舰上马LCD屏幕的已经很少,除了iQOO Neo 3、Redmi K30S和荣耀V30 Pro等目标用户明显的机型外,几乎没有哪家厂商愿意给极客用户推出一款LCD专属定制机型。
文章插图
第二个论点:LCD屏幕之所以被逐渐放弃,除了显示素质之外,更多的是手机技术选择的结果。
在初期,OLED屏幕大肆普及的重要原因就是轻薄和可弯折。三星为全面屏时代推出的COP封装大大缩小了手机的边框,优化了全面屏设计的视觉美感,虽然也有LCD机型做出了匹敌COP封装的屏占比。但随着手机屏幕尺寸增长触顶,要想实现大电池+高散热,屏幕厚度必须要做出牺牲,结构更轻薄的OLED屏幕成为了首选。
文章插图
这也是“滑盖式”屏幕光速推出历史舞台的根本原因:当今的手机内部结构域无法承受一个体积硕大的滑轨,一个可以运动的机械结构,面临的是散热和元器件安排的艰难排布。在经过手机厂商的反复妥协后,占地相对狭小的升降式摄像头才有了生存空间。
除了轻薄之外,OLED极低的响应延迟也给高刷屏+触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硬件基底。由于液晶偏转速度相对缓慢,不少LCD机型在高刷环境下都会出现拖影问题。哪怕是当今移动LCD屏幕的顶尖水准iPad Pro,其有着动态刷新率加成的120Hz依旧有不少用户反映拖影问题。如果大尺寸OLED屏幕的成本得到解决,iPad Pro变成LCD屏幕是迟早的。
- 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再拿第一!27%的份额领跑全行业,苹果8%排在第四名!
- 空调|让格力、海尔都担忧,中国取暖“新潮物”强势来袭,空调将成闲置品?
- 手机基带|为了5G降低4G网速?中国移动回应来了:罪魁祸首不是运营商
- 占营收|华为值多少钱
- 俄罗斯手机市场|被三星、小米击败,华为手机在俄罗斯排名跌至第三!
- 手机|这个超强App,让手机快3倍,流畅到起飞
- 页面|如何简单、快速制作流程图?上班族的画图技巧get
- 操盘|中兴统一操盘中兴、努比亚、红魔三大品牌
- 当初|这是我的第一部华为手机,当初花6799元买的,现在“一文不值”?
- 国产手机|国产手机新品频发,果粉们你们还能忍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