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感知时间的力量 做时间的朋友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我何曾饶过岁月”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很多自媒体或者抖音的标题,一夜暴富的想法儿吸引,有没有买过几本成功学书鸡汤煲一煲。听到某“内幕消息”赶紧买入,然后被套的遥遥无期。反正我曾有过。
大概在刚毕业那几年,我一看到自媒体的标题,一到三年时间,快速成功,迅速成功,就会立马点进去,恨不得一夜暴富。最短的时间实现从月薪5000到年薪百万。
现在大多数大众传媒的宣传氛围,都在追求快,加快,更快。
文章插图
梁宁的《产品思维》课程,是我个人很喜欢的得到课程。在产品服务设计蓝图的一节中,提到了两个词,峰值和终值。峰值就是指,体验最高峰的地方(有正向峰值,也有负向峰值,类似于波峰波谷);终值顾名思义就是结束的时候。
通常用户体验一个产品或服务,印象最深刻的往往都是峰值和终值,而对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点,哪些好哪些不好,其实记忆不会很深刻,对产品的印象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对应人生取得的幸福感,峰值和终值同样适用。峰值的意思就是一生能够达到的最高值,终值指的是终老的时候,我希望我们此生是怎样。我认为最幸福的曲线应该是峰值即是终值。也就意味着此生一直在成长,财富,幸福感,满足感,投资理财能力等等。
把人生看成一条从0到终点的线段,从出生到死亡。有些人过早的成功,形成了平台期。如果能稳定的保持财富,形成缓慢的上升曲线是最好的一种状态,这就是传统意义的守财。但是峰值太早的弊端,很可能是停止了成长,就比如20+拿到80万年薪,未必是件好事。
你以为是你的能力所得,事实是风口对了,平台对了,更糟糕的是,你把这个高薪看成是可持续的高薪。换平台,换了风口,也等于换了日月,唯独是你没做好改变心态的准备。
大多数人一直在修炼打工的单一技能,确实可以延长职业周期,作用也有限,40岁去求职很难说服企业忽视你上有老下有小。所以,planb是40多岁之前发展第二职业,修炼创业的能力。
【 力量|感知时间的力量 做时间的朋友】
文章插图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如何做时间的朋友呢?
首先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放弃速成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够成为时间的朋友,把人生的时间轴往后拉一拉,我们的心态或许会平和很多。这样遇到当下的一些事便不再慌张,不再惶恐。
承认此生是平凡的一生,承认此生是个普通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我的朋友圈过去几年,做什么项目的都有。但是都是做了一两年,一窝蜂激情,半夜不睡觉的那种,然后一两年迅速切换通道。这个在我看来,并不是连续创业,而是投机。其实有大庄家在,我们很难从碗中去分一杯羹。
其次,管理好精力,要事优先,人生要事是我们躲不开的,既然明知躲不开,所以必须提前安排。比如压在现代80后一代人三座大山,养老金安排,子女教育,房贷三座大山使我们绕不过去的坎。
文章插图
我们这一代都不大可能像父母一样,有政府养老。我们肯定没法像现在的方式去期待养老金。如果经常去日本的话,你们会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70岁的老人还在工作岗位上。如果我们70岁还在靠体力换取我们需要的生活费,势必是一种悲哀。
那什么能力是可以穿越时间,受益终身,那么一定是投资。那么如何去做价值投资,从认同理念到小试牛刀,到学会投资,我们可以给自己十年时间去规划。因为我在这一块还挺薄弱,也在努力研究中。希望在以后的文章中给各位分享。
再次,探索自己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找到自己的优势,并让优势逐渐发挥出潜能。而我在最困惑的那几年,慢慢的把自己的框架搭建好,剩下就是往里面填砖头。
时间管理四象限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八小时内的事情基本都框在了总要而紧急,但是一个人每天都匡在第一象限,那么一定不够让自己活得时间复利的价值。
我们可以尝试把精力投在重要而不紧急这一栏,对应的其实就是你的爱好,你的优势,你的潜力。慢慢找到一开始花一两小时,把精力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上,有了成功的体验后,扩大投入的时间。
比如,护肤,读书,写作,投资,副业,学习做财富管理。而这些,无一不是通过时间积攒起来。享受每一个当下,把当下的行动映射到长远的目标中。
- 体验|闭上眼睛点外卖是什么感觉?时隔一年再次体验,进步令人欣慰
- 不负众望|12小时卖了30万部!Redmi Note9不负众望,卢伟冰开心了?
- 时尚先生|小米雷军成2020年最出圈企业家:获时尚双刊年度人物
- “树标提质”提升“软实力”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载体大有可为
- 关华为P50Pro|华为P50Pro概念图:半圆形6摄,看完iPhone12劝你暂时别买
- 联网时代|34岁转行做程序员是否还有成功的机会
- 退费|女子公众号上买菜,出现问题时已充上万元,公司:我们没有退费规矩
- 玩死|P2P时代的终结:蛋壳是怎么用P2P把自己玩死的?
- 群星|初心资本田江川:群星闪耀,中国软件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
- 脉搏|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尽展巴蜀版权风采——2020年成都数字版权交易博览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