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励 | 轨道上的“蓝领传奇”——记2019年度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郭晋龙


科技奖励 | 轨道上的“蓝领传奇”——记2019年度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郭晋龙文章插图
科技奖励 | 轨道上的“蓝领传奇”——记2019年度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郭晋龙文章插图
从一线工人 , 到技术“大拿” , 仅凭借自学 , 对轨道事业的热爱 , 潜心钻研 , 先后开展技术革新和新工艺设计39项 , 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 最终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 他就是铁路系统的“蓝领传奇”郭晋龙 。
走进郭晋龙的办公室 , 有两个书柜格外醒目 , 一个装满了专业工具类书籍 , 另一个堆放了满满的证书 。 “在科技创新路上没有白读过的书 , 更没有白受过的累 。 ”郭晋龙说 , 搞研究就要精益求精 , 只要热爱你的工作 , 够努力 , 一定会成功 。
追逐梦想 开启“淬火人生”
在种种历史原因下 , 郭晋龙波折的读完3年小学和1年初中 , 被迫辍学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
偶然一次 , 家中的电灯突然坏了 。 郭晋龙到材料厂的电工修理组 , 请求电工帮助修理 , 结果遭到了白眼 。 在回家路上 , 遇到一名好心的年轻电工 , 答应帮助修理 。 当灯光再次照亮全家的时候 , 郭晋龙对电工出自内心的尊敬和佩服 , 立志以后也要成为一名电工 。
1975年 , 郭晋龙进入呼铁电务工程队 , 担任电力工 。 电力工和电工虽是一字之差 , 却有着天壤之别 。 1981年 , 呼铁局工务修配厂筹建长钢轨焊接车间 , 这是国内第一条500米长钢轨焊接生产线 , 需要电力施工人员 。 为了实现当电工这个目标 , 郭晋龙调入到呼铁局工务修配厂 。
科技奖励 | 轨道上的“蓝领传奇”——记2019年度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获得者郭晋龙文章插图
“在1989年当时月收入只有70多元 , 为了掌握钢轨淬火生产线微机控制技术 , 背着妻子向工友们借了2500元钱买了台中华学习机 。 ”郭晋龙通过反复分解、组装 , 在单调枯燥的实作中学习 。 没有好的学习环境 , 就把自家的小凉房改造成“书房和电器实验室” 。
通过自学 , 郭晋龙从一个连最简单的电路图都看不懂的电工 , 到轻松维修本单位所有电气设备 。 并承担了高压配电室的维修工作 。 于1996年考上了电工技师 。 就是这样一路摸爬滚打地走过来 , 硬把自己从一名电工“门外汉”历练成了行业“大拿” 。
“三十不学艺 , 五十不读书 , 我坚信人要活到老 , 学到老 , 只要有目标 , 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 ”郭晋龙说 。
创新突破 登上最高领奖台
1997年 , 我国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全面实施 。 “随着一次次的提速 , 铁路的高密度、高速度、重载运输对钢轨焊接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 长钢轨的焊接要保证焊缝的强度、韧性要与钢轨母材同寿命 , 这对钢轨焊接企业来说是个新的挑战 。 ”郭晋龙说道 。
在2000年 , 郭晋龙赴河北省石家庄市解决钢轨断裂的技术问题时候发现 , 铁道线路维护工人为了防止钢轨焊缝断裂 , 在每个钢轨焊缝处都要打孔安装鱼尾板(夹板) , 每公里的焊接钢轨就要安装78付鱼尾板 , 打连接孔468个 , 最小的区间也有10多公里 , 就按照10公里计算 , 就要打4730个连接孔 , 安装鱼尾板789付 。 这不仅给线路维护工区职工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 也造成巨大的资金投入 , 郭晋龙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难题 。
“当时谁也不相信我会做成这个事 。 ”由于没有资金支持 , 郭晋龙自掏腰包 , 省吃俭用 , 没日没夜的投入研究中 。 2005年 , 郭晋龙成功研究出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 , 投入使用后满足了钢轨焊缝的热处理要求 , 钢轨的焊接质量大大提高 , 并迅速推广全国焊轨基地和包钢中铁物资有限公司等26条焊接生产线使用 。 2011年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郭晋龙也成为了中国铁路一线工人和内蒙古工人登上国家最高领奖台第一人 。
“全国都在用我的技术 , 至今没有出现钢轨焊缝断裂问题 。 ”相比获得的荣誉 , 郭晋龙更为自豪的是他的技术为国家铁路运输贡献了一份力量 。
科技创新不止步 跨界研发出成果
“中国的高铁是领先了 , 可是焊接钢轨的设备还是外国设备 。 ”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轨焊接机 , 郭晋龙担任上海团队的总工程师 , 开展针对性研发工作 。
经历了近3年的研发 , 郭晋龙团队研制出了“移动式中频逆变直流焊轨机”和“固定式中频逆变直流焊轨机” , 该焊轨机参数设置简便 , 可焊接国内铁路现有的所有钢轨轨型 。 2017年10月26日 , 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铁路先进装备展览会”郭晋龙展出了他们团队研发的焊轨机样机的展板和视频 , 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 这项技术研发已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 , 现已有4项专利获得了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