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自动驾驶 雷达 传感器 货运 mina b轮融资 卡车 part 长途货
2. 第二层,做到了产品创新这个层面的产品,没有像在供应链端运用新技术首创某个品类,但在现有品类里,提出了差异化的玩法或者升级。
- 比如做到了提升质感:拉面说,从传统的泡面到在家能吃一碗体面的拉面,打造“家中拉面馆”。
- 做到了场景创新:认养一头牛,自建牧场,推出“认养”奶牛的订奶模式,消费者可游戏云养牛,观看直播牧场等,大大提升信任感。
- 先弄个2万篇小红书;
- 再弄8000个抖音快手;
- 再弄2000个B站;
- 再在知乎铺2000篇问答;
- 而后搞定薇娅,李佳琦等头部网红,顺势搞抖音中腰部主播。
文章插图
品牌们对外宣讲的故事也都是批量炮制。做饮料的,一定得搬出“零唐零脂”的概念,之前是元气森林气泡水,现在是各种低度酒;做食品的,就养生减脂、方便速食,就连薯片这种“垃圾食品”现在也是“健康零食”了;做彩妆的,只要跟国潮扯上关系,瞬间好像就“高端”起来了,以至于炸串都包装成了国潮风。
二、资本打造新消费品的逻辑OK,以上就是新消费品的A面逻辑:创新壁垒,打磨产品,真需求伪需求,营销ROI……都是拿到台面上来讲的故事。
但道理是道理,实操是实操。这个世界真正的运转逻辑,有时候并不是台面上的规则,而是B面“你懂得”规则。
很多消费品,并不是这样的操作思路或者初心。他们并不是奔着打磨百年品牌基业长青去的,开局就是拿了资本快速扩张走量,全面复制现有打法,即使是亏钱,但只要做高和刷高流水,就能上市或者卖掉,很快就能套现。
所以现在说新消费品充满了泡沫。
资本式的B面逻辑:
资本为了造风,用钱砸赛道→创业者拿去做产品、造概念→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的博主和平台拿了广告费帮宣传→消费者看了宣传,买到了更新更潮更做自己的“精致生活”。
创业者和投资人在这个游戏中,赚的不是利润分红的钱,而是市值上升的钱。
今年快手作为直播公司即将上市的时候,很多跟直播相关的概念股以及暗盘交易就大涨260%。
资本抢占赛道的方式一直如此,百团大战、打车、共享单车,风口必然伴随泡沫。
泡沫其实是市场情绪的反应,泡沫越大说明赛道关注度高,小玩家陪跑,韭菜们纷纷入场,市值越高。
比如之前直播带货火的的时候,某个资本玩家H先生就是这样操作的:
- H先生投资了三家淘宝客公司——用于通过微信拉高产品销量;
- 两家云手机公司——用来做拉高流水(你懂得);
- 和几家微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共同出资成立了mcn公司——用来孵化达人;
- 还有几家专门用来直播带货的公司——做出高流水卖掉。
文章插图
(可以用来刷量的云手机)
从前端到后端,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在他手里,迅速就可以做起几个高流水的直播带货公司,然后就能卖掉。我们普通人看到的只是某个环节,但资本玩家考虑的是怎么做闭环,这样就能批量做出高流水的机构。
三、对新消费社会的一些反思而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这一轮新消费过度饱和的轰炸中体验到了什么?我大概画了一个图来形容我在其中的感受:
文章插图
以上一个闭环塞给你各种无孔不入的广告→心智和大脑被植入“精致生活”表达自我→停不下来的买买买→努力打工赚钱负担自己的消费(即用时间换钱买买买,造就当今996的工作节奏。而时间被榨干后,就更想用消费来填补自己被工作剥夺的创造力和创造欲)。
这就是普通人在一个消费社会中的运作逻辑。像是这台机器高速运转的燃料。
但也停不下来。因为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提升→生产过剩→要创造需求→广告业兴起→买买买。
我一直不同意一个说法:很多营销分析文里说消费者特点的时候都说,人们越来越喜新厌旧。其实是因果关系颠倒了。人本来就是对新事物有好奇。只是营销越来越无孔不入,把人性这一点无穷放大了。
稿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E626312021.html
标题:品牌|看完100个新消费品后,我总结了3种创新公式(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