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十四五”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动力

16日发布的《北京蓝皮书》指出,“文化+”是“十四五”时期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城市,大力推动文化和科技、金融、旅游、商务等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产业发展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选择。
在《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9—2020)》中,有关专家指出了北京发展“文化+”的几个方向。一是“文化+”科技。完善文化产业技术发展体系,发挥北京在互联网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强语音视听、内容识别、深度学习、人机交互、可视化呈现等领域关键的文化科技装备研发。二是“文化+”金融。适时推出《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等符合北京实际发展情况的专门政策措施,对北京“文化+金融”的准入制度、合作机制、合作渠道、合作环境、合作领域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相应的产业投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三是“文化+”旅游。将深入挖掘的首都文化内涵贯穿融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全过程,以老城保护、“三条文化带”(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怀柔科技城、中关村科技城、昌平未来科技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为重点,设计提升一批传承古都文化、发扬红色文化、体验京味文化、感知创新文化的精品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四是“文化+”体育。推动科技、传媒、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好冬奥会赛事与首都城市规划建设、冬奥文化与城市景观、冰雪运动与文化传承等关系,共建京张文化体育旅游带。五是“互联网+”文化。推动“互联网+”非遗结合,推动“互联网+”传统文化结合,推动“互联网+”文博结合,以互联网为载体,整合吸纳北京各类传统文化资源。六是“+文化”。推动“制造业+文化”“商务+文化”“老旧厂房+文化”融合,把文化元素的植入、融合、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北京的定位之一是全国文化中心城市,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也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和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2019年,北京市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各个方面取得重要成就,根据相关指数研究分析,2019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一线城市在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营商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城市前列,在发挥文化的经济作用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具有明显竞争性,而北京在中国城市文化品牌、省市文化产业、文旅形象、文化旅游和城市创意指数排名中均位居第一,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GDP的比重为9.64%,居全国第一。这些指数排名表明,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强劲的优势地位。
报告对首都文化发展提出建议:推进文化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文化营商环境;着力优化提升京郊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衡发展;注重夜间经济整体布局,规划建设业态丰富的夜间经济集聚区;第四,破解文博文创难点,推动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
发布会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笪曦
北京|“文化+”:“十四五”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核心动力】来源:作者:樊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