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北京朝阳这块冰场是他们的“梦想之地”,疫情期间受到政府力挺( 二 )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建专业冰场,出钱、出力之外,还少不了真正的专业人士参与助力。当时在那家商业培训机构教王达儿子练习冰球的刘延慧进入了两人的视线。
刘延慧曾是中国国家女子冰球队的一名前锋,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她与队友一起拿下了第六名。退役后,她没有选择包分配的那份工作,而是来到北京一家冰上培训机构当了教练。“一位家长推荐王达的儿子来训练,说打得特别好,我想那就来试试吧。”以刘延慧的专业眼光来看,当时王达的儿子基本功还不扎实,但训练热情很高,也能吃苦,家长也十分配合,于是这个徒弟就收下了。那时候她觉得王达和其他家长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有一天王达来和她聊梦想,希望请她过来管理教练团队、主抓训练。“我对做一块专业冰场的想法是非常赞同的。”刘延慧说,“那时候,北京的专业冰场太少了,个人做两片1800平方米的奥运标准冰场,在圈里也算头一例了,我当然愿意了。”
“梦想之地”的办公区在两块冰面之间,刘延慧的办公室位于三层,透过朝东的窗口,她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场地的每个角落。训练的时间段,她从那里就可以观察上课的教练员们。专业出身又当了十几年教练的经历,让她能够很容易地分辨出教练员们的上课状态。她说:“是认真,还是糊弄,基本能判断出来。”这些教练员都是俱乐部重金聘请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刘延慧多次沟通,甚至登门请来的。而外教则无一例外地经历了“看简历,看训练视频,再来俱乐部试训”的三道把关。现在,“梦想之地”的教练团队不仅有原中国国家冰球队队员,还有俄罗斯U16国家青年队的主教练和两名现役俄罗斯联赛球员。“疫情期间,有些外教回去了,但这三个人我们舍不得放走。”王达说,“我们想尽办法把他们留在了北京。”
疫情期间政府力挺
2018年7月3日,徐放和王达都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巨大的气膜馆在他们的眼前逐渐隆起,两人笑着一个劲儿地说:“充起来了,充起来了。”开业之初,参与冰球训练的只有50多个孩子,参与花样滑冰训练的还要少一些,但因为专业的冰面、高水平的教练,随着口碑越叫越响,来参加训练的学员源源不断,但新冠疫情让这种态势一度停了下来。
“最难的时候是1月到6月初,不能营业。”徐放说,“但真的要感谢国家和政府,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给了我们帮助。”据他介绍,北京市体育局在疫情期间对全市的冰雪行业企业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大力支持,“梦想之地”总共获得了60万元的能源费现金补贴,而“梦想之地”的土地提供方也按北京市相关政策,减免了他们疫情期间的租金。“剩下的成本就是人员成本了,这是我们企业应该承担的。”徐放说,“我们在疫情期间没有辞退任何一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