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按关键词阅读: 华为荣耀 美的 ARM x86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文章图片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文章图片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文章图片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文章图片

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由于受老美的影响 , 这两年华为在发展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 最赚钱的的手机业务和通信业务发展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 为了求生存 , 在去年的时候华为就开始了转型 , 寻求多领域的发展 。 同时对于一些无法实现盈利业务进行处理 , 进行断臂求生 , 像之前荣耀因为受到老美禁令的影响 , 无法实现盈利 , 就选择了对其进行剥离出售 。

而在近期 , 华为又出售了旗下的一个业务——X86服务器 , 目前该业务已经出售给国内的一家企业 。 那华为为何要出售这项业务呢?

因为老美的禁令的影响 。 X86的授权方是老美的英特尔和AMD公司 , 想要生产制作X86服务器就必须要使用英特尔或AMD公司的芯片 。 对于华为来说基于X86的服务器在生产和供货上十分受老美的限制 , 在老美对华为进行打压限制之后 , 使华为的X86服务器出货量直接一路暴跌 。 虽然之前的英特尔取得了对华为临时授权供应的许可 , 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失效 。 对于华为来说自己的命运始终要握在别人的手上 , 因为存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 对于华为来说直接出售摆脱老美的限制是最好的选择 。 并且对于华为来说 , 相对于出售荣耀带来的影响 , 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并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该业务基本上不怎么赚钱 , 不像是荣耀手机业务每年可以为华为带来巨额的收入 。 华为的X86服务器出货量相对国内的其它其它几个该领域的领头羊来说差距很大 , 再加上该业务的自身利润率也不怎么高 , 所以很难赚到太多钱 , 不像手机业务出售量大 , 利润率又高(指华为手机业务利润率) , 对于华为来说 , 不赚钱又受老美的限制 , 留着也没什么用处 , 出售是更好的选择还能让X86服务器更好的发展 。

同时对于华为来说自身从事的服务器业务 , 除了拥有以X86为核心的服务器之外 , 还有以ARM架构研发的服务器 , 也就是ARM服务器 。 而且X86业务的发展需要英特尔授权 , 受老美的管制 , 但是ARM是开放的 , 是英国的不是老美国内企业的 , 也不受老美的管制 , 任何企业和个人想要使用ARM进行开发研究都可以 , 所以华为想要使用只需要缴纳授权费即可 。

虽然目前市场上90%的服务器都是X86服务器 , 但是对于华为来说如果能把ARM服务器业务发展好也是很有前途的 。 并且华为基于ARM架构自研的服务器芯片——鲲鹏芯片 , 目前在市场上取得的反响也不错 。 目前搭载鲲鹏芯片的ARM服务器正在广泛地被用于相关事业单位中 。 华为在服务器方面的发展重心也在向鲲鹏处理器转移 , 所以出售X86服务器业务对于华为来说损失是有 , 但是不大 , 有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 不像手机业务那样 , 出售荣耀之后 , 手机业务的基本上只保留了高端系列 , 中端市场因为荣耀的离开直接放弃 。 同时出售X86服务器业务之后回收的资金还可以用于支撑ARM服务器业务的发展 。

就像之前华为徐直军说的那样 , 华为不止是要活下去 , 还要很好的活下 。 对于华为来说X86服务器这种不是特别需要 , 同时又受老美限制 , 看老美脸色才能活下去的业务 , 没必要留着 。

现在华为的转型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功 , 虽然公司的整体盈利还是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很多 , 主要是用为手机业务和通信业务十分盈利降低得太多 , 像华为目前正在发展的智能光伏等新业务 , 都是在赚钱盈利的 ,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整体盈利降低 , 但是利润率反而有所提升的原因 。 通过在这些新业务领域的发展 , 华为可以不受被人的限制打压 , 可以真正的能做到活下去 , 并且有质量的活下去 。

现在的华为发展很困难 , 出售一些业务 , 进行断臂求生是明智的选择 , 发展的道路有很多 , 没必要舍不得放弃 , 老美可以在一些方面打压限制华为发展 , 但是只要打不死华为 , 那华为就能活下去 , 并且很好的活下去 。


稿源:(科技听者)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11395W952021.html

标题:华为荣耀|荣耀出走后,华为再“断臂求生”,出售旗下业务


上一篇:内卷|跨境电商市场也内卷?卖家如何破圈?

下一篇:半导体|美国勒索189家半导体企业数据的背后,真正的目标只有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