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近几年日本动漫越来越腐化( 二 )
杂志《RAPPORI》的yaoi特集号。据考察是“yaoi”一词的初出。
而来自于同人文化圈的“yaoi”作品和之前脱胎于少女漫画的“少年爱”作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没有后者的那种“禁断感”。yaoi作品更加毫无忌讳地描写两个男性之间的感情。两个男性角色可以毫无压力地在一起,仿佛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对于同性间性爱的歧视和压迫。
并且,“攻”“受”的区分最初也是yaoi文化中产生出的概念。
至于“BL(Boy’s Love)”这个词出现的就更加晚了。据考察是1991年初次被人使用的。而在这个词汇逐渐开始广为使用之后,商业出版的“少年爱”和同人文化圈的“yaoi”的区别就慢慢被淡化了。现在在日本说起“BL”,商业志和同人志应该是都可以被包含进去的了。
而“腐”这个词则是在90年代末期才开始在网络上逐渐形成规模的一个词了。
那么,在整理完了这样一段历史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题主的问题,是不是会有些新的认识呢?
也就是说,在日本,描写男男情感的“少年爱”作品早在70年代就有了。而同人圈开始流行yaoi同人也是80年代就开始的事情了。
所以,近年来类似的作品很多,其实也不过就是70、80年代开始的女性创作文化的延长线,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哦。
不过,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力近几年来一直在愈发得到重视也是事实。答主记得之前看杂志说,1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女性消费在牵引着“宅”系市场了。所以制作方为了赚更多的钱,会故意强调作品中的“CP感”——有时甚至强调得过了头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反感——大概也都是令人颇感无奈的事实。
但即便如此,直接认为“腐”这种文化来得莫名其妙或者没有道理什么的,还是有些过于简单粗暴了呢~
一不小心就说的有些长了。希望能给关注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们一个参考~
另外,在日本,与“BL”相关的学术研究实际上做得已经很多啦。文学、表象文化学、社会学等等专业都有很多先行研究,比如以下这本溝口彰子老师的《BL进化论》就是表象文化论这边的比较新的一本研究,也是答主本人很喜欢的一本研究书呢(笑)。
或者如果对动画漫画相关的研究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关注我们的主页哦~我们之后会推送一些相关消息的哦^_^
溝口彰子『BL進化論』
首先,提问里面用十几年前的漫画跟现在的动画比,究竟是理解错误还是输入错误?顺便一提星际牛仔这类的是原创动画,后改编为漫画的。
- 怎样评价最近走红的「康巴汉子」丁真的颜值这一长相真的是藏族人平均水平吗
- 工科硕士一年级在读,将赴美攻读工科博士,怎样在博士毕业之后曲线进入投行或者对冲基金
- 怎样成为一个灵魂高贵的人如果你有马云这么多财富,你愿意捐掉一半吗如果你是拾荒的,会捐掉一半馒头吗
- 怎样看待凹凸世界第三季下半部格瑞形象
- 有人说自己从没学过外语却能基本听懂人讲话,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 怎样看待日本的动漫如《东京飨种》《寄生兽》等在日本热播却在国内被河蟹
- 国产非子供向动画是怎样赚钱的
- 马克笔涂色怎样均匀
- 玛雅文化以预言著名,其他文化怎样
- 请问PS后期怎样调出类似电影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