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科技网|双11落下大幕,天猫京东谁的成绩更优秀?


[钉科技述评] 双11落下大幕,又到了公布战报数据的时刻 。 那么,京东、天猫两大零售平台的业绩如何呢?
先看京东 。 11月1日0时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2715亿元,创近年来最高增速,再次创造了新纪录 。
【钉科技网|双11落下大幕,天猫京东谁的成绩更优秀?】
钉科技网|双11落下大幕,天猫京东谁的成绩更优秀?
本文插图
再看天猫 。 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平台总成交额(GMV)达到4982亿元 。 按照同周期、同口径比较,今年双11期间的GMV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032亿,增速是26%,是过去三年来最高的增速 。
钉科技网|双11落下大幕,天猫京东谁的成绩更优秀?
本文插图
从数据来看,天猫显然更胜一筹,比京东多出了2200多亿 。 要知道,京东2019年双11期间的累计下单金额刚超过2000亿元 。
但是,是不是京东就真的不如天猫呢?或者说,天猫是京东无法追赶的存在呢?恐怕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
一个有趣的变化是,今年天猫双11改变了统计规则 。 以往,天猫计算的是双11当天的成交额,而京东计算的是1号到11号的累计成交额 。 因此,虽然天猫多年来一直领先京东,但领先的幅度并不算大 。
2017年,京东是1271亿元,天猫是1682亿元,二者相差411亿元;2018年,京东是1598亿元,天猫为2135亿元,二者相差537亿元;2019年,京东是2044亿元,天猫是2684亿元,二者相差640亿元 。
总体来看,天猫和京东的双11成交额都在不断提升,也基本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 。 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天猫的总体成交额体量更大,时间越往后增长的速度很可能变慢,而京东由于体量相对小,保持较快的增速会更容易 。
如果二者统计方法都不变,京东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二者的差距逐渐拉近、甚至抹平 。 由于618是京东率先发起的大促,可以算是京东的主场大促,双11则是阿里的主场大促,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后者在双11保持对京东的显性优势还是很有必要的 。
从策略上说,改变统计规则是捷径 。 于是,我们看到今年的天猫双11拉长了时间线,统计的交易额从双11一天变为1号到11号的11天,和京东保持一致了 。
当然,新的统计方法,会让天猫的交易额看起来大增,于是我们看到今年天猫和京东的差距一下子拉大到了2200亿元以上,主场大促的显示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了 。
天猫这么做,虽然有竞争策略上的考虑,但钉科技认为,客观上也更符合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和习惯 。 在统计时间上与京东一致,是对京东统计、运营策略的认可,客观上也让二者的比拼更为公平 。
双11漂亮的业绩数字对零售平台有价值,但我们还是应该更多关心数字背后的东西 。 比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同问题,物流、支付、服务的发展质量与下沉问题,一些线上平台的垄断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