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方还是私心太重|封面评论 | 封面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方还是私心太重|封面评论 | 封面
文章插图
蒋璟璟
近来,沈女士有些担忧: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抱着手机对短视频刷个不停,还沉迷于某款热门移动端网游,家长拿他没办法。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直播及网络游戏的现象愈发普遍。针对这一问题,已有不少平台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在相关功能以及内容方面进行限定。但调查显示,超三成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没用。(工人日报)
未成年人用户沉迷短视频,此前已引发多方关注。迫于各方压力,也是为了体现“落实主体责任”,各家平台纷纷上线了“青少年模式”。从理论上说,这算是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工具精准查漏补缺、定向保护青少年用户了。然而,从一段时间的实践反馈来看,这类尝试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所谓“青少年模式”,一般都包含年龄认证、内容池过滤、限定时长、关闭打赏等特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就是做做样子。有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需要每次登录时主动选择,如果不点击进入,就会进入正常模式;有的可以通过卸载再安装的方式,绕过青少年模式;还有一些APP的青少年模式下,在达到观看限定时长后,重新输入密码就能继续观看……凡此种种,完全就是形同虚设。
如此如同儿戏、有名无实的“青少年模式”,从产品设计角度评估,无疑是失败的。之于此,当然不是因为相关企业技术能力不够,而还是因为“夹带私心”舍不得那点流量。不少短视频平台,在设计“青少年模式”时,唯恐“误伤”了一个成年用户,也不惜“放行”无数个可能的青少年用户。这种形式化的技术防线,更多只是应付监管、应对舆论压力的一种公关姿态而已,其真实效果相当有限。
评估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有无诚意、是否靠谱,必须基于最严格的“逆向突破”标准。但凡有未成年人能够突破限制的“漏洞”,那么其所谓的的“青少年模式”就应当认定为是不成立的。真正保护未成年人免于短视频之伤害,各方只能是严格较真、一抓到底,而不是一起演戏蒙混过关。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平台方还是私心太重|封面评论 | 封面】【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