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语音|口音识别难倒AI:“人机交互”的未来还有多远?( 二 )
“这个过程往往成本高昂、流程繁琐,还存在诸多门槛。”曹静文表示。
应对“数据稀缺”,众包模式受青睐
语料库的质量越高,语言模型越丰富,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就越高。如何获取大量训练数据,就成为AI在口音、方言及低资源语言的识别上,面临的关键问题。
全球各大AI巨头和前沿的科技公司,都在积极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对于投入市场的智能语音产品来说,随着越来越多拥有不同口音的用户与其进行交流,训练数据持续积累,语音助手的识别能力会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自身语音数据集的扩充上,一些公司也在尝试采取各种“众包模式”。
“众包”是一种分布式的问题解决和生产模式,企业通过互联网,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将工作分配给外部的大众群体。
比如,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游戏的形式鼓励用户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进行交谈;国内智能语音企业科大讯飞推出“方言保护计划”,鼓励用户“留下乡音”,共建“中国方言库”;一些机构和企业呼吁齐力“献声”,打破巨头公司的数据垄断,建立开源开放的语音数据集等。
这些方式实际上都是以众包模式,获取大量的语音训练数据。
“众包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整合资源。”曹静文表示。
2019年底,百度数据众包团队承接了一项海外英文语音采集项目。某手机厂商为了提升海外各国英文唤醒词的识别率,需要采集海外不同地域用户的英文语音,包括亚太地区口音、英式口音、美式口音、印式口音及阿拉伯口音,需招募2000人,总数据量为20万条。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要求采集的用户口音遍布多国,交付时间短,且对用户的性别、年龄段要求严格。”曹静文说,“但我们通过百度覆盖全国及全球22个国家的资源池,在短时间内招募到了全球多种口音用户参与采集。”
项目执行期间,恰逢春节假期和突发的新冠疫情,百度团队通过国内线上和国外线下的采集方式,执行布点覆盖9个国家,用时45天,按照客户要求完成了全部数据交付。
实践证明,众包模式的确是完善语音数据库的一条有效路径。
但光有数据库的支持还不够。要提高某种语言的识别准确率,还需要对该语言的文化、语素、音素等有相当的研究。因此,要实现方言、口音的准确识别,也需要方言学者、音韵学者等专业人士的深度参与。
此外,另一个现实情况是,一些方言和低资源语言,很难提供充足的数据资源以供采集。这种情况下,探索如何通过迁移学习,用较少数据量得到一个好的声学模型,就成为当前一个热门且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
- 智能手机市场|华为再拿第一!27%的份额领跑全行业,苹果8%排在第四名!
- 痛点|首个OTA智能社区诞生 解决行业四大痛点
- 黑莓(BB.US)盘前涨逾32%,将与亚马逊开发智能汽车数据平台|美股异动 | US
- 出海|出海日报丨短视频生产服务商小影科技完成近4亿元 C 轮融资;华为成为俄罗斯在线出售智能手机的第一品牌
- QuestMobile|QuestMobile:百度智能小程序月人均使用个数达9.6个
- 定制|业绩宝APP创始人戴宏伟:依靠人工智能主动获客,打通全链路
- 优化|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布开源平台“群策 MARO” 用于多智能体资源调度优化
- 按键|苹果与宜家合作智能家居快捷按键,定价9.99美元
- 职工组一等|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落幕 青岛四名选手获一等奖
- 钢筋|海南国道G360文临公路项目引进钢筋智能“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