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请求

近年来,支付行业总体健康有序发展,但有些非法网络平台通过自建“跑分”平台,利用一些风险意识薄弱者贪图收益的心理,诱导其出租出借个人收款码,变相为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收款服务。近日,人民银行发布提示,提醒人们警惕“跑分”陷阱,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请求。
所谓“跑分”,实际上就是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用户的二维码收钱。“跑分”一般有几个特点:一是参与者提供收款码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同时也给非法网络支付平台缴纳一定的保证金;二是非法网络支付平台利用这些收款二维码进行收款;三是每当用户收到一笔款项时,对应缴纳的保证金就会相应减少,由此来完成一进一出的“跑分”行为,同时用户会得到一定比例的佣金。
“跑分”看似有利可图,实则危害很大。比如,用户在“跑分”平台诱导下,缴纳一定的代理费,若代理商跑路,用户将遭受资金损失。同时,在平台提供的大量真实个人资料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收集利用,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如名誉受损、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账户密码被盗等。 不仅如此,用户制作大量金额不同的收款二维码,用于“跑分”平台抢单,这些二维码被用于赌博、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中进行收款,其实就是洗钱。 专家提示,人们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因一时图利,随意出租出借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更不要将个人身份信息给他人使用。在日常线下购物过程中,人们要保护好付款码信息,不要随意将自己的付款码暴露在公开场所,以免被他人使用扫码设施扣款,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在网购消费时,要注意识别网站的真实性,不要随意打开可疑网站、下载可疑APP,尽量避免通过超链接登录网上银行、购物网站或第三方支付网站,防止因疏忽大意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专家建议,人们可以对个人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适当设置交易限额,以保护资金安全,谨慎开通小额免密支付业务。不要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赠礼品的请求,以防止个人信息被窃取,成为一些人“跑分”的工具。【 保护|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请求】(来源: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