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从零售通的困境看产业互联网

编辑导语:零售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快消品平台,针对线下的一些小店推出的互联网一站式进货平台,实现互联网对线下零售业的升级;但这四年来,零售通都未走向盈利模式,它与产业互联网的关系如何?本文作者根据零售通的困境看产业互联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零售|从零售通的困境看产业互联网
文章插图
在快消品领域,阿里巴巴旗下的零售通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从2016年创业至今,零售通已经覆盖150万家小店,是中国快消品B2B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
然而,高速成长无法掩盖的是——零售通目前还没有成功的盈利模式。
虽然阿里巴巴并不着急让其盈利,但利润是企业价值的试金石,商业模式一天不成熟,零售通就一天无法自证其社会价值——这是零售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2020年8月28日的零售通战略发布会,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说:以前,阿里巴巴零售通主要是站在品牌商视角,帮助品牌商优化分销渠道;而今年的战略发布会则是以小店为视角,重在推动小店数字化转型,发展小店经济;我们要用新供给、新商品和新的运营能力,给百万小店新活法。
这段话,既为零售通过去4年的奋斗标记了注脚,也为其未来的奋斗目标发出了呐喊。
一、零售通的困境1. 快消品零售的逻辑要理解零售通的逻辑,首先要理解快消品零售的逻辑。
快消品零售一直讲究人货场:货是基础,场是纽带,人是目的。
零售|从零售通的困境看产业互联网】发展早期的快消品经销模式是以货为重心的。
品牌商只负责将商品卖给经销商,再由经销商层层下卖,最终由终端门店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起量快、风险小,品牌商可以快速实现资金回笼;坏处也显而易见,即销量很容易到达天花板,品牌商对渠道也没有掌控力。
近年的快消品经销模式则更注重场——品牌商把渠道管控下沉,强调对渠道的覆盖,以及终端的陈列和生动化。
渠道管控下沉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意味着物流体系的同步下沉,以及销售团队的大幅扩张,这就是所谓的深度分销;深度分销是一种很重的模式,巨大的成本与管理难度,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但是,它却支撑起了可口可乐、康师傅等顶级快消品企业的辉煌销售业绩;值得注意的是,“场”并不能替代“货”的作用,“货”是零售业的根本,任何快消品企业都不能跳过“货”这个环节。
深度分销只是优化了“场”的广度和深度,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仍然是被动的“坐商”;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仓配体系高速发展,线上线下流程高度整合,快消品脱离了“线下场”的限制,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随心的满足需求,这就产生了所谓新零售。
其实,零售的本质本来是以“人”为核心的,不管是货还是场,本质上都应该围绕着人来构建;而新零售充分利用了当下时代的红利,通过数字化重构货与场,使得“人”的体验大大增加,让线下店突破了坪效天花板;因此,新零售必然是大势所趋。
2. 零售通的逻辑与困境在零售通2019年度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说到:四年前,我们做零售通就想解决一件事,如何高效建设和运营这些深度分销体系。
也就是说,直到2019年,零售通的战略都是以品牌商为核心的,即解决品牌商的深度分销问题。
深度分销的核心就是终端铺货,即货+场。
2000+品牌商和经销商,40万+SKU,渗透中国25%夫妻老婆店,快消品B2B行业当之无愧的No.1;零售通交出的这一份答卷,不可谓不漂亮。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零售通持续的巨额亏损,以及低下的小店采购额占有率(采购额占有率=零售通平台采购额/小店总采购额)。
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品牌商花了20年才拆掉大经销商,建立起了深度分销体系,现在为什么又要再造一个“大经销商”呢?
品牌商永远希望自己掌控渠道,毕竟渠道是品牌商的生命线;至于渠道的数字化提效,其实在SaaS厂商的帮助下,品牌商的数字化已经武装到了牙齿;看看外勤365帮助康师傅建立的“师傅通”系统,分销管理、业代管理、AI识别货架、线上订货会;零售通有的,康师傅们也都有,那为什么非零售通不可呢?
同时,零售通并没有自研商品,其主力商品仍然是标品;这就意味着,零售通并没有掌握“产品力”,它不过是小店诸多采购渠道之一而已;而快消品标品的毛利本身就很透明,零售通和传统批发部比,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小店对零售通没有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