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开工

本报讯(采访人员 李泽伟)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昨天从通州区了解到,城市绿心内三大建筑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22年底,将与30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共享空间同步完工。共享配套设施与三大建筑可在地下实现互通,并可直接进入轨道交通车站。
据介绍,目前,整个工程已经进入到了主体施工阶段,明年上半年主体结构将完成封顶,进入到外立面的装饰装修,届时三大建筑的雏形就会呈现出来。三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其设计理念与城市副中心的地域文化相得益彰。一座“文化粮仓”、一间“森林书苑”、一艘“运河之舟”,将点缀在绿心万亩城市森林之中,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新地标。
【北京青年报|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开工】剧院的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剧院项目建筑面积约12.53万平方米,高度为49.5米,包括歌剧院、音乐厅和戏剧院三个表演艺术的“文化容器”,分别设有座位1800个、1600个和1000个。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屋顶的树状建筑结构宛如森林伞盖,以银杏树叶片为灵感来源,体现出图书馆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定位。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定位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日接待量约为5000至8000人次。
博物馆,即首都博物馆(东馆),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北侧形如船只,坚实厚重,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博物馆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最高点48米),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
据介绍,共享配套设施与三大建筑采用一体化设计,集商业配套、地铁交通、能源保障、文化创意、共享停车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共享空间,为游览三大建筑及城市绿心的游客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共享配套设施与三大建筑可在地下实现互通,并可直接进入轨道交通车站。
按照工程计划,三大建筑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共享配套设施项目计划明年6月实现主体结构完工,2022年底二者将同步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