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人渣的本愿decor结局

好像是有人邀请了我? 故事会继续下去 会曲折……会纠缠 会起起落落 但绝不会中断 为了下次传递到某人手中 而不断编织下去 为了有一天能不再孤身一人——《人渣的本愿 docer》先来个总体评价:依旧保持了优点,没有因为是番外,和原故事核心关系不大就乱搞,非常好。首先,这是番外篇,讲每位人物的结局,也就是主线完毕后添上故事画卷的最后一点色彩。这色彩添得好不好,我们得先从《人渣的本愿》正作中看。我们先找到《人渣的本愿》的优点。前方深度解析鉴赏正作加严重解读性质剧透请注意!深度多方位剧透请注意!喜欢自己赏析一部作品的妙处但还没有感受到这部番的绝妙之处的朋友请慎重阅读(我觉得我把它给讲透了)好了开始吧①《人渣的本愿》的故事风格是写意的,大量留白的,充溢着东方缱绻之美的。说俗点,就是从来不把话说死的。比如:全篇漫画没有用道德观点批判过任何人,但是作者却成功地毫无痕迹地表达了她的观点倾向:用人物心中思考的行事逻辑、大量框外抒情性旁白等等。②《人渣的本愿》的人物塑造风格却又是色彩斑斓的、既清晰又模糊的。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复杂的,完全去戏剧化的,从中我们总能触到那冥冥中的真实感。这里必须扯开讲点其他的。而何谓真实感,废话,当然即取材于现实生活,可是我要是这么问:一部试图贴近生活作品如何才能判定它是否真的贴近了生活?或者这么问:何谓生活?这下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但是我认为我从这部番找到了答案:真实感,是这段开头所说的一种既清晰又模糊的感觉。我认为,每个人生活不可能是清晰明确的一片图景,而是既清晰又模糊的。我们探索一个东西,我们知道它的组成、它的性质、它的规律,但我们没有办法真正驯服它,它的身上有着我们无法掌握的东西,——也许它会在下一秒露出我们从未得知的一面,于是我们只好改变,有时甚至推翻曾经做出的理解。我们已了解的清晰之处,建立在我们那一点可怜的经验上,我们未了解的模糊之处,却是甚至连对其估量的方法都是模糊的。这样一来生活便不是:我们不是知道了什么是什么后,根据什么是什么来做出合理推断,然后拒接承认逻辑之外的奇迹。而是:我们先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遇到了,我们选择接受了,我们发现理解错误了,我们修正自己的理解,并接受生活。而不是去说生活错了,现实错了返回到《人渣的本愿》上来,我们为什么说真实感?别急,如果我们把真实感“套用”到人物刻画理论上来,以茜为例,就会是这样一个逻辑:茜经常和其他男人上床,不是因为编剧设定好了茜是一个婊,于是茜就因为她脑子里有编剧上的发条,去和别人上床;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茜她和别的男人上床,我们才“认定”她是个“婊”。这两种区别在哪?第一种就把人物变成了一个木偶,这种木偶再精细也不过是一个木偶,我们迟早会抓住它,拆开它再完整的拼回来,一个人物的构成变成了一系列复杂的逻辑机关和编剧的发条,我们在了解这个角色后能在它做出选择前便猜到它的选择。第二种才是真正的真实感:是的,我们知道她是个婊了,对,可是我们还知道什么呢,我们知道的太少了,我们除此之外只能猜,可是难道我们就不会意识到我们所妄图猜测的东西是超越我们理解的感情吗?我们的猜测是荒诞无稽的、可笑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新的经验出现,然后继续合理推测罢了。此般,生活出现了——生活是没有人能确定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的探索游戏。要做到这点简直难比登天,但是《人渣的本愿》做到了完美(光从这点,我认为将其封神毫不为过)关于如何做到真实感我比较提炼总结出来了几点:(前方再次深度解读赏析性剧透,感觉前面看得蛮爽,想顺着思路自己去思考一波来个颅内高潮的朋友请赶紧离开)⒈人物必须整体都是跳跃式的,但又不能太过分(即每个人都要做到相同的描绘手法,每个人都要是有个性的,若其中出现一个脸谱化或过度思维不正常人物,会导致全线崩盘,本来塑造的的不错的人物也会显得假。所以说从选材和主要角色设置就开始难了)⒉一定要控制好信息量,既指放出的信息量,又指放出的信息的节奏速度。且尤其要避免强行解释(反面教材:动漫《日在校园》言叶桂为什么会莫名其妙死心塌地海枯石烂地喜欢伊藤诚?编剧似乎在剧中给出如下解释:因为言叶胸大,所以被同学嘲笑,所以自卑,加上家里没人管,所以很容易感情走极端。看上去很有道理,不过很明显是为了服务剧情搞的,加上后期为了剧情服务的莫名其妙的黑化,清除黑化,又黑化,我倒宁愿编剧直接说出来‘我就是要瞎搞,你怎么的’)注意这里的控制信息量与细节多毫无关系,细节可以是XX吃香蕉喜欢从香蕉把那头剥皮的看似让角色生动实则无用的信息,也可以是XX喜欢晚上抱着玩偶睡觉来表现ta从小缺乏安全感的也不一定有用的,只是仅仅看起来稍正经的信息。究竟要怎么样的信息?我们放到三、四说。⒊作者使用了技巧,那便是不急于将一个角色的性格得到完全展现,而是只展现目前需要的一部分。由于目前只需要这部分就能让故事继续下去,于是性格的其他方面都不急着刻意讲出来,能省略多少信息就省略多少信息。就这样严格控制了信息密度,防止它一下滚出来从而造成一种人工的堆砌感。⒋人物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来揭示人物的 性格组成。如果说1、2、3是技巧或注意点,那么4就是“真实感创作技巧”(我编的名词)的核心原理了。在1、2、3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搭建了一个真实感平台,这个平台的作用就是要让观众接受真实感,再进一步利用真实感。即,在真实感已经暂时地出现,被观众接受了之后。人物所作所为就会被认为都是合理的:大家都觉得这就是角色自己要做的事,不是因为编剧叫他去做的。这个过程是:我们先看到一个我们一无所知的人做了某事,接着推断他有某性格,但是我们除此外所知甚少(这就是真实感中的清晰与模糊)角色接下来要做其他事来表现他的性格中没有展现的另一部分,再来推动剧情。接下来如何能让观众觉得这不是编剧刻意设计的情节与性格?这时候我们只要借助刚刚搭好的真实感平台,只要角色去做不和他已展现的性格冲突的事情,就能让观众得到一种感觉:我之前看他做了某事,发现了他的一部分性格,如今我看他做某事,又发现了另一部分的性格,这一过程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获得经验的过程是一样的,这就是真实感。这样不仅使真实感作为平台被利用了,还加强了真实感,因为真实感就是一个不断的获得清晰、消除模糊的动态过程。(复习:但是要注意重要的第二、三点:作者不能给出过多信息,和主线无关的都尽量少给,因为那会揭露出一个角色身上的清晰的部分,哪怕这些清晰的部分看似不会影响到影响主线的性格。可因为观众会有习惯性的归类联想能力,他们会把一个人身上的一个习惯联想到性格。比如一个执着于吃香蕉从把那头剥皮的人,观众会把他联想到强迫症、墨守陈规、无心等等性格上。后果1:假如这时作者有意把他塑造成一个随意的人,吃香蕉这个情节无意中就摧毁了真实感。后果2:一个角色身上的模糊间应该隔有距离,模糊间有太多清晰只会让观众得到一种我已经对他了解很多的错觉,而尝试去包容一个角色其展现性格复杂之处的非理性行为的态度正是源于经验的由来的惯有态度(真实感应该有的态度):对事物的模糊之处的猜测、敬畏、接受准备。这么下去,只要不违反规则,真实感的平台可以越堆越高,角色们无论做出什么只要不是太离奇的事。那么开头讲的理性和非理性讲得是啥玩意?——我们的角色行动套路可以分为如此:观众对其一无所知——角色做出非理性行为展现其性格;观众摸清其一部分逻辑、性格——角色理性行为;观众对角色的理解、分析得到验证,过程类似于获得经验中的确定验证,清晰部分,这就像生活——真实感产生——观众被带入真实感,开始像接受现实世界一样接受作品设定——角色非理性行为;观众表示可接受,就跟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一样,不过都是一种经验——角色理性行为……剧情发展……所以表面上看来作者在干的事不过是克制地描绘再描绘。实则能把一个复杂而极端的故事讲好,真的牛逼至极(不过故事能够做到如此流畅而充满真实感,也是因为这是作者根据身边朋友的事改编)而《人渣的本愿decor》保持了这样令人着迷的风格。先写到这,具体例子明天再举,1:00看完docer,码字到5点,我休息下。明天有人看再更新
该撒的糖要撒,成长完了还是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