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疑因孩子被打,南京一家长咆哮课堂让对方孩子道歉( 二 )


心理专家:家长最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心理专家张纯认为,当事家长的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他介绍,五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早期,与原生家庭父母的关系在日渐疏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建立朋辈关系,期间有时候会不知深浅轻重。“就像两只小公鸡,在一起一定会斗,这种打闹只要没有到达校园霸凌的地步,家长最好不要干预。”如果疑似遇到了校园暴力、霸凌,除了找老师,也可以报警。
他说,成长中褒奖是一种教育,是正向的激励,但挫折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家长用力过猛了,手伸得太长了,阻断了孩子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挫折,小力度、低频次的刺激对成长有利。小朋友之间的事情,家长最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远远地看着。”
视频中这名家长的做法,可能已经对班上的其他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心理影响,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和关爱孩子,如果评估下来有影响,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应及时介入。而这名家长这样的做法,也会给自己的孩子构成伤害,带来心理压力。
他解释说,从三年级开始,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一个典型特征是跟原生家庭疏离,疏离后感情需要代偿,而亲密感由同学、友情来满足。同学之间自成一体,有了领地意识。孩子是同质的,家长是异类。家长突然出现,强行突进,打破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一方面使孩子自己感觉到孤立、羞辱,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过分,形成心理压力。“接下来孩子怎么面对被骂的同学、其他同学,怎么摆脱妈宝的形象,变相给他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教育专家:家长不应越过学校老师
“就算是霸凌,家长也不可以用丛林法则,哪个拳头大、哪个拳头厉害,哪个去处理问题?学校处理不了可以报警,健全的法制社会应该相信法律。”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飞认为,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事情,要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前因后果是什么、是玩笑还是过火或者故意欺负,性质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无论什么性质,家长都不可以越过学校、老师亲自处理这件事。如果发现老师不会处理、处理不公平,可以通过学校的其他方式来处理。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学校,处理事情的第一责任人不是家长。如果每个家长都跑到学校来,以他认为的合理的方式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不合适的。”
他提到,一方面要提升教师处理学生之间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和家长的沟通意识,加强先期与家长的沟通和家庭教育的指导。“没有对家长进行指导,家长也不知道处理流程,一旦感觉到孩子受到了委屈,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现代快报|疑因孩子被打,南京一家长咆哮课堂让对方孩子道歉】他建议,遇到孩子之间的摩擦,老师在了解前因后果后,及时引导孩子危机公关,进行该有的道歉,消除影响,及时和家长沟通,避免家长因为猜忌和等待产生焦虑,把问题理出来,向两方报告,再告诉家长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对孩子更有帮助。“要敏感,不要大意,理解双方家长爱孩子的心情。”他认为,这样的处理失控是个例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