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昔日贫困尼木县如今变成桃花源

奋战在脱贫一线
本报讯(采访人员 李泽伟)在常年种植青稞的高原农牧业地区,种上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搭建起观光农业和全域旅游的框架,使一二三产业相融合,让农牧民实现增收……在北京援藏干部赵金祥等人的努力下,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2016年7月,在平谷区工作的赵金祥积极响应北京市对口支援拉萨部署,带领一行8人来到拉萨市尼木县,开始三年援藏工作。赵金祥挂职尼木县委常务副书记,分管尼木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三农”和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尼木县距拉萨市区15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县总人口3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5000多人。
【北京青年报|昔日贫困尼木县如今变成桃花源】局面不容乐观,赵金祥决定变压力为动力。他多方查阅资料并实地走访,发现尼木县卡如乡紧邻雅鲁藏布江,景色优美,乡里主要种植青稞,产值较低。“为什么不种植经济作物呢?”有了这样的想法,赵金祥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尼木县所有乡村,了解当地基本情况,总结出了尼木县致贫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单一,二产体量小,三产滞后,贫困农牧民增收渠道少。
找到了问题,就得对症下药。赵金祥确定了自己的三年工作重点:为县里谋思一个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主攻方向,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当地新型经营主体。他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藏鸡、牦牛、特色种植三大主导产业,并提出了“3213”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三年行动方案;在北部三乡发展牦牛标准化养殖与产品深加工区,在中部平原两乡(镇)发展以设施农业、藜麦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区;建成沿318国道以果品产业为主融合发展的沟域经济产业带;发展设施农业、牦牛、藏鸡三条产业链。
此外,赵金祥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以休闲农业和生态田园综合体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业态,实现贫困农牧民就地转移就业和增收渠道多元化。他的思路得到了县里的肯定,很快成为政策并落地。
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业态,来自平谷的赵金祥首先便想到了平谷大桃,他调阅当地气象资料,并邀请了平谷果品办技术人员到尼木考察,很快制定了具体苗木引进及技术人员“组团式”技术支持的相关方案。2017年清明节前后,从北京平谷引入的精品大桃八个品种共计一万株,在尼木县全部栽植完毕。经过艰苦努力,五月下旬栽植的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0%。
按照既定规划,赵金祥带领当地群众,在长达40公里的沟域经济产业带内重点建设了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区,藏式风情民俗接待和特产品展示展卖区等,实现了一二三产的有效融合。如今的卡如乡,已经成为318国道边上的现代版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