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鹰瞳科技正在开发的Airdoc-AIFUNDUS (3.0)旨在用于病理性近视及视网膜脱离,致力于解决中国日益增多的近视及视力问题,并计划于2022年10月开始多中心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上半年申请国家药监局的新适应症注册批准。
此外,青光眼检测SaMD用于处理及分析眼底图像,从而通过测量视盘的杯盘比(「CDR」)来检测青光眼;白内障检测SaMD旨在通过测量眼睛晶状体的密度来检测白内障的早期症状。
文章插图
鹰瞳科技产品
除了SaMD之外,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和独有硬件设备是鹰瞳科技的另外两条产品线。
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改进了慢性病传统的早期检测及辅助诊断方式,旨在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健康评估。目前适用于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多元化大健康场景。
便携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三款自主研发的眼底相机,这些硬件设备与辅助诊断SaMD和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兼容,由此鹰瞳科技可以提供无缝结合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输出。
可以说,在提供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方面,鹰瞳科技是市场领导者及先行者,先发优势下,已筑起行业护城河。
多维度商业化落地
院内开花结果,院外波澜壮阔
强大的研发实力是鹰瞳科技能够持续领先行业,占据稳固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鹰瞳科技自建了全面视网膜影像数据库,囊括370万张完整的真实世界用户视网膜影像和相对应的多模态数据。基于此,鹰瞳科技可持续开发和优化深度学习算法,更精确地识别慢性病相关症状。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鹰瞳科技在中国拥有15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包括中国的34项获授专利及118项专利申请,以及6项已发布PCT申请,其中22项专利及专利申请以及2项已发布 PCT申请均与核心产品有关。
此外,在《柳叶刀》系列,《英国眼科学杂志》及《英国皮肤病学杂志》等权威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以及MICCAI等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上,鹰瞳科技共发表了逾20篇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28日,国际知名期刊Science Bulletin杂志在线发表了鹰瞳科技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使用超过40万的健康数据开发了一个基于眼底照片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
研究证实,未来医疗机构只要安装一台便捷的眼底自动照相设备,便可在1分钟内轻松评估受检者在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文章插图
此项研究历经五年,是我国首个尝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眼底照片信息预测国人发生心脑血管病风险的研究,对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指导积极干预,监测和评价干预效果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雄厚的研究能力支撑下,鹰瞳科技将产品进行了多维度商业化落地,可谓“院内开花结果,院外波澜壮阔”。
不同于很多医学影像AI公司专注于三甲医院的影像科、心内科等科室,鹰瞳科技除了面向院内眼科、体检科、内分泌科、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场景,还将视线放在社区诊所、体检中心等基层,以及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更广大的院外大健康场景中。
目前在鹰瞳科技的客户群体中,等级医院接入400多家,体检中心接入140多家。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正在拓展中。
多维度的商业化策略,多样化的客户群,使得鹰瞳科技得以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潜力。
从商业模式上看,鹰瞳科技推出的全面的人工智能产品组合有望解决大量未获满足的市场需求,目前公司已步入有利润、可复制的商业化路径。然而,张大磊有着更大的“野心”,他打算进行一场长跑,把产品做到极致,建立人工智能医学影像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作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鹰瞳科技依托于海量真实数据的输入来提升算法和硬件设备、优化服务绩效,并将算法应用于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中;医院、体检中心、保险公司、验光中心及药房等将前述解决方案用于疾病检测、诊断或风险评估,以服务终端客户。
鹰瞳科技以服务患者为核心,不仅链接医院、社区、体检等位于服务端口的上游医疗机构,还和处于下游的其他服务机构、支付方、保险等建立起合作关系。
稿源:(创业邦)
【傻大方】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2E335P2021.html
标题:人工智能|“慢”生意驶入快车道,鹰瞳科技成为医疗AI第一股(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