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次参与并负责科研项目的人,有啥经验和建议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以分享( 二 )



■网友的回复
谢谢邀请。我想扯远一点。问题就有问题。参与科研项目和主持(负责)科研项目是有确定意义的。那是基金申请书上签谁的名字写几个人的问题 。大三进实验室体验一下那远不叫什么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无论是多么孺子可教,那你也还是孺子。而且科研探索不说抱着必败的心态做吧,那也远不能抱着必胜的心态做。每一步都不必胜,造成了科研是不可能做太细的计划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撰写和审阅基金申请书的旨趣问题。即是不是说看哪个申请书成功希望最大,最信誓旦旦?如果是这样的话做别人做过成功的东西照着重做一遍是成功希望最大的,最值得资助的?那完了,难道去资助成功希望最小的?那干嘛不支持那些民科!所以不是看这个的。所以做不完就做不完呗?做到哪儿就是哪儿。哪怕是基金,最广泛的面上基金那也是自由探索,申请是说这样那样,结果做了不行,但只要你说出这三年你做了啥,什么是行的,那也结了。当初批你,就不是因为你说要行的东西真能行。基金申请书看什么?首先是科学问题。你是否提出一个全部知识都没能回答的科学问题。这个字面上看好像很伟大,但事实上为什么我们科研方向搞这么细,隔行如隔山这么严重,就是因为只有方向细到这种程度,才允许一个人能够有时间查阅所有的知识,找出一个没解决的问题。所以到最后往往外人看到说,是,这问题是没人解决过,但那也太细了吧!地球变暖非洲饥饿不去搞,搞这个?其次就是看你想出什么新招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么久没人解决过,什么原因?没人想到?太难?还是不重要?如果是没人想到的问题,你想到了轻易回答一下那就发Nature;如果是长期以来大家都已经知道的难题,你想了个绝招,或者苦练武功首次克服,那发Science;如果是不重要,那你发在随便哪个小期刊上。所以变成就还有第三项就是看你提的问题重不重要,新不新,难不难。有的人提很难的传统问题,但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照样被毙。哪怕到了博士生阶段,做科研也是一种练习,就是试着从提出问题开始,按照解决问题需要的思路去安排实验,而不去想其他非科学的因素。因为反正是练习,那你做到哪儿是哪儿。所以很多学生求毕业但导师认为只有到你的这个课题自然而然地到了一个结果的时候,你的练习才完整成套。不是该三年毕业就三年要毕业的。大二大三进实验室就更别谈什么投入产出了!在中国那是学术权威被行政权威凌驾造成很多现状,造成年轻人问很多越过是不是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