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成功的家长告诉你:只有提升自身影响力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如果我们把和孩子的关系定义成教育或者管理,那本身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这个关系中,更多使用的是权利。其实教育本身或者说教育的初衷就是对孩子产生良好的,正向的影响,以此让孩子过上幸福美好的一生!这也是全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我在前面课程提到,权力也是影响力的一种。但权力性影响力的效果是很有限的,且副作用非常大。尤其在亲子关系中。
文章插图
你不许玩儿手机,你不许刷抖音。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权利管理。在这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意味着“我比你看得远,你得听我的”“我比你懂得多,你得听我的”无论是大人和孩子,都符合“人性”。假设父母在玩儿手机,被老板严厉批评了,内心也会产生委屈和不满。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喜欢被管教。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身体不够强壮,心智也不完善,所以他们没有力量去反抗。权力管教在进入青春期前可能是有效的。但青春期之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他希望被当成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对待 。那这个时候,有人想管他,发生冲突是一定的。
文章插图
其实“叛逆期”是对和父母现有关系的不满,带来的反抗。这就好比历史上,如果一个制度下,人民生活得幸福快乐,是不会有革命的。那什么时候人会去革命呢?就是人们生活得很压抑,长期被压抑的时候。孩子也是如此,人单势弱,只能忍耐,等有了力量,一定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改变。因此面对孩子,要有这样几个信念。
文章插图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借着我们的肉体来到世界上。孩子并非我们个人财产,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上,允许他有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心态上对孩子信任。相信他有能力,也愿意变得更好。这和“放纵不管”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人一旦被允许成为自己,他反而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自己。
文章插图
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初心是好的,但说话的方式却是命令的。这种态度不是孩子会反抗,是所有人都会反抗。激发孩子的理想,让孩子觉得有意义。人的行动是鼓励出来的,发现孩子任何一个小小的改变和进步都去肯定。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肯定的时候,后面行动的动力也就消失了。
文章插图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经产妇|进产房后五大尴尬场面,能淡定面对的初产妇很少,经产妇波澜不惊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防疫新规|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
- 怀孕|3次胎停后...39岁的她能圆梦吗?
- 医生|让宝妈提心吊胆的“上环”,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可能会有点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