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部:“双减”!十年后,有出息的孩子都来自这9种家庭( 二 )


但是,陪伴不能停留在口上,也不能流于形式,用心陪伴才有效果和意义,因为,用心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中文对“陪伴”一词的注解:
陪,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指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陪伴,指随同做伴。
对照现实中为人父母通常的做法,特别强调要改变几个误区:
1.陪伴不是控制
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我们吃的盐比你吃得饭都多,你要听我们的。”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能变为对孩子的绝对控制。
例如:要求孩子一定要怎样怎样,不这样做就不对,不对就要挨骂,甚至挨打。
一个习惯了被父母控制的孩子会变得很压抑、没主见、没自信、缺乏胆量、缺乏创造力。
2.陪伴不是说教
严格要求没有错,但不能简单化的批评教育,甚至严厉训斥。
例如:你吃饭必须10分钟吃完,不然就罚;你必须一小时内写完作业,不然就罚。
说教式的教育,通常孩子都不愿意听,甚至会逆反。
3.陪伴不是跟踪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开始有自我的打算,有时候家长觉得要把小孩看紧一点,生怕孩子受欺负了、吃亏了、做坏事了等等,于是孩子去哪里,家长都紧紧跟随,甚至偷看日记、偷看信息、出门跟踪。
4.陪伴不是放任
有的家长怕孩子不高兴,为了讨好孩子,就说:你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会保护你的,有什么事找我呀。
于是乎,孩子没钱了,家长马上补够;孩子想玩游戏就随意玩,装备随便买。
总之,孩子想去哪玩都自由,不够物资就给足。
5.陪伴不是应付
现代社会的工作者,工作繁多,人的精神压力大。
很多家长,特别是男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小孩,时间久了,家长也觉得亏欠了孩子,所以也学着抽时间回家,可是回家还是电话不断、信息不停,家长的陪伴变成了应付,只是换到家里工作而已,孩子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家长没有很好的陪伴。
6.陪伴不是作秀
有的家长很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评价,当别人讨论哪个家长对小孩好,哪个家长经常带孩子活动或陪伴孩子在花园玩时,家长就故意带着孩子出去给邻居或朋友看,并说:我们经常陪孩子出来的。
教育无法重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管平时工作再忙,也要陪陪孩子。
尤其是在“双减”之下,用有限的时间和注意力,去真正地陪伴孩子。
用心倾听,用心沟通,用心帮助。
用心陪伴的意义:
1.改善沟通,及时知道孩子所想、所需;
2.增进感情,用爱心去影响、感化孩子;
3.现身说法,让孩子在生活中感悟正能量;
4.共同进退,让孩子在困难面前练就坚强;
5.共度时光,让孩子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6.辅导学习,让孩子思考更细、进步更快;
7.随时引导,让孩子志向更远、眼界更宽;
8.舒缓压力,真诚做孩子的知心好友;
9.增强自信,让孩子体会到安全感;
10.体会美好,让孩子用心去发现美,珍惜美好。
请记住,孩子和父母共同度过童年时期的时光,才是健全人格最好的课程。
6. 遵守规则的家庭哲学家黑格尔说:“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父母没有规则的给予,孩子只会我行我素,不守规矩,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一个不遵守规则的孩子,寸步难行;反之,遵守规则的孩子,规则会成为他的铠甲,护他一生周全。
教孩子遵守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作为父母的职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要求孩子做到守规矩,自己更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样。
教孩子遵守规则,才是爱孩子的最高级形式。
父母相爱的家庭教育家杜威曾说:
“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中,没有比家长更重要的老师,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爱。”
孩子未必需要多好的物质条件,但一定想要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