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下对|鲁肃的《榻上对》是对?还是错?

大家好,我们的晓正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汉末三国时期,出现过三个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伟大战略方针,分别为邺下对、隆中对和榻上对。邺下对是沮授向其主君袁绍所建议的计划,因为当时袁绍本营位于邺城(约今河北邯郸)而得名。其主要目标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流落在外的汉献帝迎来邺城,从而掌握朝廷。
邺下对|鲁肃的《榻上对》是对?还是错?
文章插图
至于隆中对,那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躬耕隆中的诸葛亮为他擘划这个以三分天下为阶段性目标的战略,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达成复兴汉室的理想。沮授提出邺下对的时间,尚处于各路群雄大乱斗的情况,需要有一个具指标性的人物挺身而出,将国家象征-也就是皇帝的威严再次彰显,重建天下秩序。拥有四世三公家世背景的袁绍来执行邺下对的计划,是再适合也不过了。无奈袁绍没能采纳沮授的意见,反让曹操变相实践,将汉献帝奉迎到了许县,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代言人。到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时,曹操已经大抵平定北方,并就任朝廷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如果没有意外,曹操代替汉朝一统天下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此诸葛亮主张夺回汉朝的话语权,并将曹操定位为侵擅国权的汉贼。刘备身为汉室贵胄,宣扬这样的理念合情合理。邺下对和隆中对形成的环境不同,立场也不同,但两者有个共通点,就是都有满满的汉朝价值。汉朝前后共四百余年国祚,人们对其仍保有深厚的情感,许多不信邪想取而代之的野心份子,下场都十分凄惨。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旗号的黄巾起义,仅仅一年便消风;群雄之一的袁术,千方百计想给自己安上真命天子的名号,最终落得呕血斗余,遂死的唏嘘结局。别的不说,就连曹操这样全面掌控朝廷的大权臣,毕其一生都仍留着代表汉家正朔最后香火的汉献帝,最后一步的篡位只敢交给儿子去执行,就知道汉这一个字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是有多么地不可动摇。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之下,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榻上对,最大前提竟然是汉室不可复兴。顾名思义,榻上对就是鲁肃与孙权单独二人共坐一榻上小酌时产生的。孙权最初只是想征询新报到的鲁肃,对于当今局势有什么看法,以及该如何辅佐他治理江东,岂知鲁肃当场说出汉朝已经完蛋的惊人之语。这还不打紧,鲁肃接下来说的更让孙权直冒冷汗: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由于鲁肃提出榻上对的时候,刘备尚在袁绍底下担任客卿,实力不值一晒,因此鲁肃力劝孙权别仅是守成江东,更要将长江以南的土地尽数拿下,成为南霸天后再来攻略北方,也就是要营造出有别隆中对三分天下的二分天下之势。我目前只想着该如何扶持汉室,你讲的这些会不会有点超展开了啊?虽然孙权听完鲁肃豪气干云的建议后,当下反应是急忙撇清,可往后孙权的举动却完全跟着榻上对的步骤。嘴巴说不要,身体还是挺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