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刘邦至死才彻底明白,但为时已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楚汉之争向来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段历史。在秦朝灭亡之后,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起义,然而,最后能统一中原的人,一定会在刘邦和项羽中产生。《史记》记载的垓下被围,从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
文章插图
同时刻画了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但项羽一生所向披靡,骁勇善战,只吃了一次败仗,为何就要乌江自刎,为何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呢?
文章插图
项羽出身于贵族世家,从小接受的教育便是要重振楚国,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便带有一种使命,这是他的荣耀,也是他的负累,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所代表的从来都不是他个人,而是他背后整个家族。他可不能为了自己而活,也一定不会允许自己做出使家族丢脸的事情,他的征战有时势造英雄的契机,有个人理想的欲求,有政治目的的驱动,但骨子里更有其塑造完美英雄的表演快感和高贵血统维护的荣誉感。
文章插图
而刘邦则不同,他自小出生于平常人家,又因生逢乱世,自小颠沛流离,受尽困难,刘邦的人生观是,只要能活着,干什么都行。这点就决定了两人在面对项羽当时的困境时,表现出的不同处理方式。项羽心里很清楚当初能起家都是靠的江东楚国的“旧贵族”,旧贵族想的是能复国,项家想的却是自己称霸天下,项羽做了霸王后更是一直提防旧贵族不重用他们,与旧贵族“江东子弟”可谓离心离德,确实即便渡江也无颜。
文章插图
而楚汉之争从开始之时,就根本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怕渡江而去,只要韩信带领的大军一到,根本就没有机会重振旗鼓,反而会让家乡的父老遭受无妄之灾。当时他带着江东子弟搅动风云,成为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风光无限,但是现在他兵败了,所带的江东八千子弟兵,除了他没有人活着回来,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文章插图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书生考中进士,皇帝:此人太丑,不能要,多年后书生推翻一代王朝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想让铁线莲变成“巨无霸”,就要未雨绸缪,否则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