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下|张灵甫在部下心中的口碑如何?50年后,一位老兵用十六个字评价他

1921年农历9月28日,胡立文出生在湖南桃江县的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16岁的胡立文还是一个初中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胡立文与哥哥胡永生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当时胡立文被编入74军,哥哥则在另外一支部队。
不久后,哥哥在湖北战场壮烈牺牲,团长劝胡立文回家照顾父母,以免父母无人赡养。胡立文斩钉截铁地说:“倭奴未灭,战场便是我的家!他毅然留在军中,发誓为抗日流尽最后一滴血,为牺牲的哥哥报仇。

部下|张灵甫在部下心中的口碑如何?50年后,一位老兵用十六个字评价他
文章插图
1938年夏,胡立文被调到74军51师153旅305团。305团的团长是张灵甫,不过胡立文到305团时,张灵甫已经升任了153旅副旅长。74军是抗日铁军,是中国抗日部队中的王牌部队,从淞沪会战到雪峰山会战,王牌74军几乎打满了抗战全场。胡立文投身在74军与张灵甫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国军将领中,张灵甫的书法相当出众。胡立文写得一手好字,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灵甫发现胡立文的字写得很好,于是便对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久后,胡立文被调到旅部当了准尉司书,也就是张灵甫的秘书。胡立文从此便一直跟随张灵甫,成了张灵甫最亲近的人之一。

部下|张灵甫在部下心中的口碑如何?50年后,一位老兵用十六个字评价他
文章插图
在胡立文的心中,张灵甫是一个对士兵很严格的人。尤其在训练上,张灵甫要求每一个士兵都要严格掌握杀敌技巧,拼命学习战场生存本领,因为在战场上能力差一点就会送命,能力强一点也许就能保命。
严格的训练对士兵来说是必要的,但是张灵甫也并非冷酷的铁板一块。他经常担心士兵吃不好,每个月要从自己的工资里拨出一部分给大家改善伙食。张灵甫对胡立文相当好,当时胡立文才16岁,个子又矮小,张灵甫有什么好吃好喝的都会留一点给他。

部下|张灵甫在部下心中的口碑如何?50年后,一位老兵用十六个字评价他
文章插图
1938年,德安战役打响。日军106师团窜入德安马回岭之后,陷入万家岭绝地之中。兵团司令薛岳调集重兵围困日军106师团,准备将这股鬼子全歼在万家岭。张古山是万家岭的最高点,日军占据着张古山,掌握了地理优势。要歼灭这股日军,就必须攻下张古山,不然就无法封死日军的生路。张古山能否被拿下,直接关系着此战的成败。
张古山攻坚是艰难的,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张灵甫主动向师长王耀武请缨要求带队攻下张古山。王耀武答应了他的请求,张灵甫从305团挑出500名精兵组成突击队于10月7日夜里攀着葛藤自人迹罕见的崎岖峡谷中暗渡而过,直插长岭北部的高地。高地上600余名日军在仓促间组织抵抗,很快便被张灵甫的部队所消灭。305团正面部队对张古山进行佯攻,而突击队则自后山攀上顶峰,在日军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从背后给予其致命一击。此地日军的800守敌虽做顽强抵抗,但终因腹背受敌而伤亡大半,迅速崩溃。张灵甫的153旅在一夜之间,就攻克了万家岭战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