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合称帝国双璧,面对安禄山叛军,为何一败涂地?

大家好,我们的十日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天宝年间,高仙芝与封常清可谓大唐帝国军界响当当的人物,被誉为“帝国双璧”。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年少成名,二十出头就当了将军,凭着战功升任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是高仙芝的下属,二人在西域横扫千军,威名赫赫,将大唐的国威播遍了中、西亚。高仙芝提拔入京后,封常清便接任了安西节度使。二人算得上当时地位仅次于安禄山与哥舒翰的名将。
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合称帝国双璧,面对安禄山叛军,为何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高仙芝剧照)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与封常清的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封常清在玄宗面前将牛皮吹上了天,作为首批对抗叛军的力量奔赴前线,却是五战五败,退往陕郡与高仙芝部汇合。而高仙芝更加悲催,连叛军的毛都没见着,就与封常清一起退守了潼关。令玄宗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将帝国双璧双双斩杀在了潼关。高封二人都是身经百战,精通战阵的名将,虽与叛军实力相差悬殊,也断不至于败得如此难看。那么,面对安禄山的叛军,帝国双璧为何会一败涂地呢?安禄山准备充分,战术得当为了叛乱,安禄山处心积虑,准备了十余年。手下不论出谋划策的文臣,还是冲锋陷阵的武将,都大有人在。兵马钱粮更不在话下,有招揽突厥威震天下的同罗铁骑;有八千多个干儿子组成名曰“曳落河”的敢死队;还有近二十万边关铁骑。除了留下几万人看守大本营范阳外,其余十五万精锐尽数出动,随安禄山南下。
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合称帝国双璧,面对安禄山叛军,为何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安禄山剧照)在战术上,安禄山临起兵都不忘跟朝廷耍心眼,派了二十余名骑兵前往太原,将留守将领杨光翙抓了起来,声西而击东,放了一颗烟雾弹。而整个大军,则从河北以“闪电战”的方式,重装兵团快速推进,史称:“所过州县,望风瓦解,守令或开门出迎,或弃城窜匿,或为所擒戮,无敢据之者”(《资治通鉴》)。从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起兵,叛军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突袭千里,渡过黄河,到达了洛阳外围。并且毫无损耗,士气高昂。面对玄宗对叛乱的将信将疑,面对大唐朝廷的缓慢反应,安禄山的战术是成功的。
高仙芝|高仙芝与封常清合称帝国双璧,面对安禄山叛军,为何一败涂地?
文章插图
(玄宗剧照)大唐反应迟钝安禄山十一月初九起兵,直到十五,玄宗才信以为真。本身就慢了半拍,而杨国忠与封常清的大话,又让玄宗吃了一颗定心丸,只做出了让金吾将军程千里前往河东,毕思琛前往洛阳募兵,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洛阳与叛军决战的简单安排。等到十一月二十一,叛军在河北鼓噪而下,声势浩大的消息传回。玄宗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结束了在华清宫泡澡的温柔生活,匆匆返回长安。做出了新的军事安排:成立河南节度,以张介然为节度使;郭子仪接替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以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帅,成立天武军,赴前线与叛军决战。客观上讲,这样的部署有防御有进攻,算是比较妥当的,但是,当封常清刚刚招募了六万新兵,高仙芝刚刚率领临时招募的五万部队出发时,安禄山的铁骑已经攻克了河南节度使张介然所驻扎的陈留。已然为时已晚。这样缓慢的反应,白白浪费了十几天全员备战的时间,使大唐军民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