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年号、谥号、庙号都咋回事?一文全看懂,追剧不用愁( 三 )


然后,大家又一起抠脑门,给李世民同志上了一个庙号-太宗。
于是,李世民同志又多了一个称呼,叫做唐太宗。而这个称呼,就是李世民的庙号。
子彧相信,比起那个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的故事,大家肯定更愿意听唐太宗的故事,所以大家常见的李世民的称呼就成了唐太宗。
而一直到皇帝们下台,因为关系到家庙和太庙的祭祀问题,大家都挺尊重祖先的,所以庙号这个事都没乱来,所以唐以后的皇帝基本都可以用庙号来称呼他们了。
关于庙号,也解释一个问题,庙号都是咋定的,为啥有的称祖,有的称宗?
比如,李渊叫唐高祖,李世民叫唐太宗;朱元璋叫明太祖,朱棣叫明成祖,朱厚熜叫明世宗。
先说规矩,再说例外。正常来讲,开国皇帝庙号叫做太祖或高祖,以后的都叫宗,第二位皇帝(一般非正常上位)叫太宗,以后的皇帝对国家有功劳叫宗,没功劳就只能有谥号,没庙号。
所以,汉武帝打跑了匈奴,给了世宗庙号;汉宣帝收服了西域,给了中宗庙号,而其他汉朝皇帝就没有。
当然,有规矩,就有不讲规矩的。魏明帝曹叡首先不讲规矩,把祖父曹操、父亲曹丕和自己,都上了“祖”的庙号,他也是唯一一个生前就给自己上谥号、庙号的皇帝。

回事|年号、谥号、庙号都咋回事?一文全看懂,追剧不用愁
文章插图
看我头像牛逼不?
有了曹叡这块遮羞布,后来的皇帝慢慢都开始坏规矩了,唐朝以后,不管贡献如何,皇帝们都有庙号了。
而到了明清时候,也不管开国不开国了,祖也开始泛滥了。因为“祖”是永世不移的祭祀,而“宗”只选最近的七位,所以后世皇帝们为了让祖先们都能享受到供奉,就把他们的庙号由“宗”变成了“祖”了,典型的例子如明成祖朱棣、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
自此,辛劳一生的李世民同志,终于可以安息了。
子彧说
通过对唐太宗的这份简历,我相信大家差不多都可以分得清了。
年号,一般皇帝自己选的,当皇帝的那段时间用,是用来纪年的;
谥号,一般是皇帝死后,后人给的,是对其一生的盖棺定论;
庙号,一般也是皇帝死后,后人给的,是体现其一生对国家的综合贡献。

回事|年号、谥号、庙号都咋回事?一文全看懂,追剧不用愁
文章插图
当然,中华文化一向是擅长说好话的,所以越到后来,谥号和庙号也就越好听,比如这位清文宗咸丰皇帝陛下。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