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后金”和“清朝”之间是何种渊源关系
文章插图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公元1636(后金天聪十)年,后金大汗皇太极正式宣布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清”,并改元“崇德”。至此,中国历史上又诞生了一个与历代封建王朝相似的新王朝——即大清王朝。作为大清王朝的奠基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由建州女真中一个小部落首领的身份转变为“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再到萨尔沪战役胜利后,开始自称“后金国汗”,直至最后直接称之为“大金国皇帝”,在这整个过程中倘若摒弃民族立场和仇恨,从客观上讲,对于努尔哈赤这一生身份的蜕变笔者打心底里表示钦佩。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努尔哈赤把国号定为“金”,其意图实际上是十分明显的,就是想将自己作为公元十二世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女真人(完颜阿骨打)所建立的金朝的继承者。因为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前,对于大部分女真人来讲,十二世纪的金朝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他们在历史上最为辉煌和最值得骄傲的一页,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之下,使用“金”作为国号无疑是统治和团结女真各部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一大政治手段。至于努尔哈赤本人究竟是不是金朝完颜阿骨打的真正后裔,这一点并不重要。
文章插图
努尔哈赤画像在称呼上,“汗”即“可汗”的简称,属于蒙古语,相当于汉语中的“王”或者“皇帝”的意思。因此,对于当时的女真人来讲,“汗”与“皇帝”在所要表达的意思上其实并无差别,但对于明帝国的汉人来讲却截然相反,在他们眼中只有明朝的最高统治者才配得上“皇帝”这一伟大的尊称,如此一来,在当时汉人的潜意识里“皇帝”与“汗”从本质上讲其实是两个不同等级的称呼(皇帝比汗高一个等级)。这就是为何在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时,后金方面曾将“大金国皇帝”与“明朝皇帝”等字样并写导致袁崇焕指责这一写法乃是不尊重大明帝国而不予回信的一大主要原因,最终,皇太极不得不在后面的一系列议和活动中只称汗而不称帝。但随着后金势力的逐渐强大,“大金国汗”向“大金国皇帝”的过渡是必然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称呼上的改变不仅仅是后金政权实力的强大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更重要的则是其直接统辖的汉人人数增多的另一种体现。
文章插图
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势力范围(辽河以西)十七世纪三十年代,皇太极在征服了蒙古势力、李氏朝鲜和屡次对明作战的胜利之后,在降金汉人眼中后金大汗作为“皇帝”的条件已然是完全具备了,最终于公元1636(天聪十)年,皇太极在建国号为“大清”的同时,他欣然的接受了“宽温仁圣皇帝”这一尊号。此举意味着,皇太极不仅当了原后金国家的皇帝,而且还当了以汉文化为标准的“皇帝”了。说到这里,难免会有部分读者的脑海里“蹦”出这么一个疑问:皇太极接受以汉文化为标准的皇帝的尊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点不予否认,那么,在其将身份“升级”的同时为何要将国号也由“金”改为“清”呢?此举岂不是违背了努尔哈赤的最初意愿了吗?关于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该篇文章当中就从“后金”和“清朝”之间的渊源关系入手,来与读者朋友们做一番深入的探讨。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奉劝养花新手,用这4样“肥料”,要早点学会甄别”针对目标“
- 想让铁线莲变成“巨无霸”,就要未雨绸缪,否则一场空
- 罗贯中|三国隐居的“第一人”,诸葛亮都要求见,罗贯中却不爱提及
- 唐高宗为何要把亲妹葬到“皇后陵”?专家研究壁画感慨:一言难尽
- 古人为什么一定要选在“午时三刻”执行死刑呢?
- 广西!明天气温“大转变”!广西各地的气温将迎来下列变化
- 中国古代的“典妻”和“质妻”
- 孔子|【新知】“说出吾名,吓汝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