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构|你熟悉千年宰相制的演变史吗?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首长的专称。“宰”原是奴隶主的家务主管,“相” 有辅佐之意,也可指辅佐的人,二字合在一起可表示 “百官之长”的含义。但宰相只是表征一个地位,在不同的时代,其官号也不同且名目繁多,因君权和相权的需要,其职能在不停地变革。宰相制史载正式建立于秦武王时期,实际上第一个丞相应该是齐桓公的大臣管仲。宰相制度发展到清末,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行政机构|你熟悉千年宰相制的演变史吗?
文章插图
秦汉丞相、三公制:丞相即宰相。丞相开府,府称丞相府,实际上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府内分曹,曹相当后来的部。有户、奏、辞、法、尉、贼、决、兵、金、仓等十多个曹分掌行政事务。 “府内辟官,官称丞相你属,实际是中央行政官员。西汉末年皇帝怕丞相一人权太重,废丞相,置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掌丞相事。东汉初,以太尉、司空、司徒为三公,太尉掌兵,司徒掌民,司空掌工,都开府辟曹,都是宰相。
东汉中晚期,皇帝为限制宰相权力,使秘书机关—尚书省控制公府事务,并使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为虚职,不能录尚书就不是真宰相(录有总领之意,录尚书事负责审核哪些奏章可以给皇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从汉代发扬光大的丞相、三公制向三省制过渡的阶段。
隋唐三省制:三省是尚书省(六部均属尚书省)、 中书省(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省(,初始时主掌侍从皇帝左右),它们先后建立于秦汉三国时期,在南北朝时期权力日益变大,至隋唐始正式共议国政,掌握机要,成为国家行政机构。唐初,三省首长都是宰相。中书省颁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内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内分二十四司,分掌行政事务。
唐太宗以后,皇帝嫌三省首长位高权重,就提拔较低级官员兼同平章事,(即同于三省首长商议国事)衔入官办公,从此,三省首长渐为虚职,兼“同平章事”者反成了真宰相。宋代三省虽存,但正副宰相却是同平章事、参政知事(大名鼎鼎的狄仁杰和范仲淹就分别当过同平章事和参政知事)。宋元时期,是三省制逐渐破坏、新的宰相制正在酝酿的阶段。
明清内阁制:明初, 朱元璋在胡惟庸案之后,忌宰相权重,废除了中书省,亲自抓六部行政,后来工作量太大,朱元璋仿唐宋置殿阁大学士收发奏文,明中叶之后,大学士常兼六部尚书,参与机密,成为真宰相(比如明相张居正是内阁首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清承明制,置三院大学士为宰相。雍正时,为进一步加强军权,增设军机处,主掌军务,后期军机大臣权力扩大,权力等同枢密使,为武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