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原来,东北大米是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留下的

【 朝鲜|原来,东北大米是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留下的】
朝鲜|原来,东北大米是当年的日本侵略者留下的
文章插图
几年前,看微信同学朋友圈,班里某个同学又在那里转帖说要抵制日货,说什么中国人只要三个月不买日本货日本就会陷入经济危机。
真是让我笑死耶,于是我对她说:从明天开始,你别吃大米了。
她反问我,为什么?
我说:难道你不知道东北大米其实就是日本大米吗?
她很奇怪,问我为什么?
于是,我给她科普了一下。我告诉她东北气候原来其实并不适合种大米。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增加收入,允许一些朝鲜农民来东北种植水稻。但是,从最早有记录的1845年开始,朝鲜农民在东北种植水稻一直不太成功。最开始他们在鸭绿江对岸浑江种,但是,依旧不成功;朝鲜人一直坚持,又沿着浑江,一路种到辽宁的桓仁、吉林通化一带也不成功。直到1875年,辽宁省桓仁县的一位金姓朝鲜移民才试种成功了,只不过这种子是他从朝鲜带过来的,但这种朝鲜粳稻在东北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条件下,虽然生长起来了,但产量极低。
直到20世纪初,朝鲜移民带来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东北水稻种植历史才真正开始。记住啊,是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啊!为啥北海道的稻种能在东北种植成功?因为北海道气候纬度与中国东北近似,而成功移植东北的稻种,正是由札幌一个人苦心培育出的新品种,1873年才成功。日本人在研究水稻新品种的时候,大清国的农民在干嘛?!但是,这只是试种成功,大规模的水稻种植还是在日俄战争之后。
当年,清政府为了驱除俄国势力,鼓动日本打俄国。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原由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被转让给日本,也就是后来的南满铁路。这时,日本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带来了资金、农场和稻种,从伪满洲国政府手中租来土地,逐步推进东北农田水利设施和水稻品种改良,东北水稻才慢慢发展起来了。
作为日本经济侵华的具体执行者——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专门成立了农作物奖励委员会,把各个下属的试验场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奖励给东北的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农民。经过试验,日本农业专家发现,当时的大清国满洲南部地区更适合栽种来自日本东北地区的“早生大野”和“龟尾”两种粳稻。于是,日本专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更适合中国气候的“大原”和“万年”两个品种。同时日本农林省也把自己培育的“陆羽123号”和“红糯”也共同作为奖励品种,派发给满洲的农户们。典型的公司加农户模式,日本人早就在做了。
再后来,满铁又靠人工育种,为满洲中部和北部地区培育出了“北海”“田泰”等品种。那时,日本人带来的科学种田,大清国的农民也因此受益。除了水稻,日本人经过长期的试验,还栽培出了新品种的黄烟、洋棉和甜菜,还为东北带来了化学肥料、农业药剂使用的技术,基本都是免费推广。不过,当时的大清国农民对先进的技术不感兴趣,直到“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才开始接受日本农业技术,包括农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