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魏蜀吴三国的称呼原来是错误的,我们一直被误导了近千年。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 , 黄巾之乱加上董卓专权 , 东汉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 。 各路诸侯拥兵自重 , 诸侯争霸的场面又出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 。

曹丕|魏蜀吴三国的称呼原来是错误的,我们一直被误导了近千年。
文章图片
这个历史时期是历史上名将谋臣辈出的年代 , 曹操 , 刘备 , 孙权、关羽、张飞 , 诸葛亮、贾诩、周瑜、鲁肃、荀彧……… , .一个个在历史上和史书中千古流传的名人出现在这一时期 。 权谋之变、尔虞我诈、金戈铁马的场面经过史书的记载 , 民间传说的讲述和演义小说的演义 , 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 使后世的人们对这一段历史使耳熟能详 , 也由此熟知了三国的历史 。
由于史书的记述 , 再加上现代影视剧的熏陶 , 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深深的刻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 。 可是魏蜀吴这个称呼真的是正确的吗?原来我们一直都被误导了 , 正确的称呼应该是魏汉吴 。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打下基础 , 儿子曹丕废汉建国魏
曹操一代枭雄 , 在东汉末年 , 乘时 , 乘势而起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击败北方的各路诸侯军阀 , 最终一统北方 , 成为事实上的统治者 。 但曹操虽说是这个政权的实际掌控者 , 但一直是以丞相自居 , 并没有自立为帝 。 直到公元220年曹操去世 , 曹丕上位 , 才废汉自立为魏王 。 自此 , 东汉末年的第一个国家魏国建立 , 史称曹魏 。 可以说曹丕之所以能够建立魏国 , 是他老子曹操给其打下的根基 , 否则曹丕也不可能建立魏国 。 也许是历史昭昭 , 报应不爽 , 曹丕篡汉 , 没想到最后自己建立的魏却被司马氏的晋给取代了 。
刘备颠沛流离 , 兴汉之志不改 , 最终建国汉
刘备人称刘皇叔 , 也叫大耳刘 , 原本就是一个在家乡卖草鞋为生的普通人 。 恰逢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 , 不甘平凡的刘皇叔才一步步的走到了历史的前台 。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 , 论辈数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 , 因此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 , 并且为了兴汉矢志不渝 。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 , 一直在夹缝中求生群 , 曾经投靠过很多人 , 最终托庇刘表手下十来年 。 经过赤壁之战 , 获得荆州这块安身立命之地 , 才有了本钱入主益州 , 几经奋斗 , 夺取关中 , 看到老对手 , 死对头曹操的儿子称帝了 , 于是在蜀地建立汉国 , 以继承汉室江山 , 史称蜀汉 , 但多以蜀代称之 , 就是史书上也以蜀所称居多 。
史书《三国志》这样记载:"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 , 皇帝备敢用玄牡 , 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汉有天下 , 历数无疆 。 曩者王莽篡盗 , 光武皇帝震怒致诛 , 社稷复存 。 今曹操阻兵安忍 , 戮杀主后 , 滔天泯夏 , 罔顾天显 。 操子丕 , 载其凶逆 , 窃居神器 。 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 , 备宜脩之 , 嗣武二祖 , 龚行天罚 。 备惟否德 , 惧忝帝位 。 询于庶民 , 外及蛮夷君长 , 佥曰'天命不可以不答 , 祖业不可以久替 , 四海不可以无主' 。 率土式望 , 在备一人 。 备畏天明命 , 又惧汉阼将湮于地 , 谨择元日 , 与百寮登坛 , 受皇帝玺绶 。 脩燔瘗 , 告类于天神 , 惟神飨祚于汉家 , 永绥四海!"
可见 , 刘备在蜀地建立的政权国号是汉 , 而不是我们一直以为的蜀 。
曹丕|魏蜀吴三国的称呼原来是错误的,我们一直被误导了近千年。
曹丕|魏蜀吴三国的称呼原来是错误的,我们一直被误导了近千年。
文章图片
孙权承父兄之业 , 始建国吴
孙权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 。
孙坚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 也是再黄巾之乱时趁势崛起 , 董卓之乱时敢于和董卓的军队硬碰硬 , 阵斩了董卓部将华雄 , 曾经打的董卓都害怕而要和其和亲 。 可惜 , 死的早 , 在攻打刘表时 , 中伏被乱箭给射死了 。
孙权的大哥孙策绰号"小霸王" , 也是一个文才武略的人物 。 继承父亲孙坚的爵位 , 几经努力 , 统一了江东一带 , 奠定了东吴的根基 。 可惜孙策也是短命鬼 , 被刺客刺杀身负重伤 , 不久就嗝屁了 。
孙权接手了父兄打下的基业 , 孙权可以说是一个富二代了 , 接手父兄的基业也只是守土不失 , 并没有怎么开疆拓土 , 只是在后来称帝后派卫温把台湾给纳入统治 。 而且还由于曹操势大 , 曾联合当时还寄人篱下的刘备共抗曹操 , 经过赤壁之战 , 才使得政权稳固了下来 。 自此 , 东汉后的三方鼎立势力形成 。 公元222年 , 孙权被魏文帝封为吴王 , 建立吴国;229年才正式称帝 , 史称东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