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听一段传奇,讲一场经典,欢迎来到台台说历史。上一期我们在日本史的分类里专门讲了日本武士这一阶层是怎么来的,他是由于日本在中国唐朝时期,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然后带去日本后,模仿唐朝的均田制所,而引发的一连串制度变迁所出现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我的往期图文。
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文章插图
上图为:日本遣唐使路线图而随着武士阶层的出现,武士人数也越来越多,他们依照血缘、地缘、主从关系就结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团,依据记载,最开始的武士团只是小团体,他们往往一族的族长为武士团的首领,儿子、家人就是武士,随从则是伺候武士的农民,通常的一个日本武士,后面都有3个仆从,一个拿武器,一个拿睡觉的铺盖,一个拿吃饭的盒子,这标准比西方早期的骑士要好太多。
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文章插图
上图为:日本武士及月代头那武士道是什么呢?有了武士阶层,自然就有主家、主君、主人和武士之间的关系,有关系了自然也就产生了武士的道德规范、行动的准则,但他们的行动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日本不断的发展日本武士道也在不断的改变。
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文章插图
上图为:日本武士阶层代表:七武士比如在日本镰仓时代,幕府将军就制定《御成败式目》的武家法规,其中就规定了武士要严守自己的职责,要一切为公,不能越权等等。而到了战国时代(是日本的战国),主君更换频繁,日本武士道开始强调一切以“自我牺牲”为主,而不是“为主尽忠”。直到江户时代,“武士道”这一词才正式出现在典籍中。但到和平时代的时候,武士阶层被迫转型,文武兼修、重义轻利又变成了武士道的典范,主张“以死效忠”的武士道《叶隐》又被日本高层禁止。
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文章插图
上图为:逐渐发展的日本武士道那为什么要说近现代日本的武士道是卑劣的呢?因为日本的武士道其实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经解体了,当时的武士阶层已经不存在了,而近现代武士道的兴起主要原因还是中日甲午战争,当时中国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军队在旅顺城进行四天三夜的大屠杀,这一禽兽行为,被外国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称日本是野蛮民族。
上图为|近现代的日本武士道为何是卑劣的?揭秘武士道发展,与想象大不同
文章插图
上图为:旅顺大屠杀图片面对外媒的这一说法,日本教育家新渡户稻造在1899年用英文出版了一本《武士道》的书,向外国媒体展示了日本民族的“文明”以及“优秀特质”,《武士道》一书主要就写的“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武士道精神,也不知道他们的“仁”在哪里。到之后抗日战争爆发,早期武士道“以死效忠”的《叶隐》精神又被日本军国主义拿出大肆宣扬,主张为天皇效忠,鼓励军人和平民为天皇献身,形成畸形的武士道精神,并且作为日本帝国侵略的又一张遮羞布,不得不说让人十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