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为何李广难封,却比卫青和霍去病更能得到后世文人的青睐?

汉武帝时期最有名的将军,就是李广和卫青、霍去病甥舅两人,而他们的命运却千差万别。
李广是秦朝名将李信的后代,打了一辈子仗,却没能封侯;
卫青出身卑贱,靠姐姐卫子夫的关系才有出头之日,而卫青自己也争气,用战功向世人证明:他不仅仅是汉武帝的小舅子;
霍去病更不用说了,短暂的一生,仿佛就是为打匈奴而生,其战力更是让匈奴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马背上的民族,和卫青同为帝国双璧。

后世|为何李广难封,却比卫青和霍去病更能得到后世文人的青睐?
文章插图
为什么同朝为将,其结果却截然相反?而战功远不如卫青霍去病的李广,却又常常得到后世文人的青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其实,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李广的经历和故事很经常,是文人很好的素材,但斩获不多,注定了难以封侯。
早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李广就因从击匈奴有功,授中郎。汉景帝时,授陇西都尉,而且参与了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
从履历上看,历任七郡太守,镇守北疆。汉武帝即位后,授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任骁骑将军,出击匈奴。
可见,李广并不是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其实战经验远比卫青和霍去病更加丰富,是名实打实的战场宿将,老资历。

后世|为何李广难封,却比卫青和霍去病更能得到后世文人的青睐?
文章插图
但为什么没有封侯?这和汉朝的军功制度有关,汉朝是论功行赏,以斩获多少来决定封赏,这是激励将士杀敌的好政策。
但是李广出生的时间和经历的战争模式却给他开了个大玩笑,在文帝、景帝时期,战争都是防御战为主,也注定了难有斩获的机会。
汉武帝时期,第一次出击匈奴,由于名气太大,匈奴把主力用来对付李广,结果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后来侥幸逃脱。
之后的战争,由于卫青等年轻新锐将领的出现,李广又由于防御战经验丰富,常常负责配合和防守,主动出击机会减少,而难得的机会,自己又不是迷路就是找不到敌人,难有斩获。没有大量斩获,就没有封侯的资格。

后世|为何李广难封,却比卫青和霍去病更能得到后世文人的青睐?
文章插图
难道李广就没有斩杀多少敌人吗?当然不是,李广属于斩而不获,什么意思?李广斩杀敌人却不能赢得战场,没有打扫战场的机会,也就是不能割下敌人的人头回来领功。
于是,在汉朝,这个以斩获论功行赏的年代,李广却阴差阳错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征战一生,战功也不少,却没有封侯。
那文人为什么喜欢李广?因为李广的故事很经常。
比如汉武帝时期,李广首次出击匈奴被俘,却趁匈奴不备夺马逃脱,这是非常精彩的一幕;再比如李广射虎的故事,射中之后才发现是石头,而箭头射进石头靠的不是臂力而是危机时分地激发出来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