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散|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溃散的士兵为什么不敢攻击督战队呢
职场上,有人勤勤恳恳,也有人浑水摸鱼。战场上同样如此,有人英勇无畏,就有人贪生怕死。打胜了还好,一旦打败,溃兵撒欢逃命那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要不也不会传下来“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
当然,一起传下来的东西还有督战队。尤其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局之惨烈前所未有,现代意义上的督战队也应运而生。以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为例,由于伤亡率太高,前进几乎等同于送死,在那种情形下,很难有人不萌生退意。
文章插图
面对士兵普遍存在的畏战情绪,法军不得不划下督战线,让督战队把退到督战线之后的士兵全都突突掉,这才维持住战局,并最终导致交战双方近百万人报销在仅仅十几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没有亲身经历,我们很难想象那炼狱般战场的模样。但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在感慨战争的残酷、督战队的冷血无情时,可能也会想,假如自己身处战场,是一名溃退的士兵,在生死存亡之际,会选择攻击督战队,从而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吗?
【 溃散|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溃散的士兵为什么不敢攻击督战队呢】
文章插图
我的答案是不会,历史上的大多数人也和我做了同样的选择。事实上,很少会有溃散的士兵攻击督战队,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溃兵打不过督战队
督战队在战场上可不仅仅是监督自己人这么简单,他们除了督战外,往往还肩负着其他重任,比如在军队撤退时留在最后承担断后任务等。
因此组成督战队的通常是军队中最精锐的士兵,并且配备着精良的装备。特别是在一战时重机枪已经问世,由于其重量的原因只能定点布置在后方,在以逸待劳的前提下,用机枪突突筋疲力尽的溃兵简直不要太简单。而另一边呢?英勇无畏的士兵已将热血洒在冲锋的路上,逃散的溃兵们大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他们哪来的勇气去攻击战力拉满的督战队呢?
文章插图
第二、 前进战死是英雄,逃跑被督战队处决是懦夫,而攻击督战队则是叛徒
同样是死亡的结局,却可以在死后得到不同的对待。身为军人,也许他没有勇气去做战死沙场的英雄,而是选择做了懦弱的逃兵,但如果攻击督战队,性质将和做逃兵完全不同,那是会被所有人所不齿的行径,是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的。相信任何一个知廉耻的人都不会愿意在死后背上叛徒的骂名,这也是很少有人会攻击督战队的原因之一。
文章插图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赵匡胤|赵匡胤为什么传位于兄弟, 而不是儿子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官员宿娼,如果犯到朱元璋手里,会是什么惨痛下场?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唯一不被西方认可的中国王朝,已延续471年,国号是中国人代名词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古代将军为何不是八块腹肌,反而个个啤酒肚,这才是军官真实样子
- 朱棣的历史功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