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公孙衍曾为秦国“相国”,被迫离开秦国到魏国,为何终身反秦
战国时期与后世的大一统王朝,如秦、汉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国家,而更像是诸侯主的私人财产,诸侯国之内的所有卿大夫、士、平民百姓首先效忠的是诸侯主,而不是周天子,所有的诸侯国共同组建立一个松散制国家联盟,共同以周天子为名义上的共主。
正因为战国时期这种没有国家观念的意识,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人才不断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流动,只要人才能在某个国家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获取他所需要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这个人才就会效忠哪个诸侯主。
比如吴起,先是以杀妻获得在鲁国效忠的职务,当在鲁国因为受到嫉妒待不下去时,白起去了魏国,为魏国奉献20多年,后来由于受到同僚的陷害和魏武侯的猜忌,在魏国待不下去时,又去了楚国效忠,吴起并不是不忠,效忠不同的诸侯也只是因为在原来的诸侯国待不下去了,吴起辗转多个诸侯主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
文章插图
秦国大良造公孙衍
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战略要地,是秦、魏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魏国强大时阴晋属于魏国,秦国强大时阴晋属于秦国,所以这个地方的人更回没有归属感。
公孙衍之所以来到秦国,是秦国对于外来人才的重视和重用,在一个唯出身论的贵族政治社会中,普通人或者下层社会的人,想要获得上升的通道,秦国是最好的机会,公孙衍凭借才能逐渐成为秦国的大良造,大良造这个官职在秦惠文王之前相当于相国,属于主管一国军政大权的高官,公孙衍能做到这个位置凭借的就是自身的才能,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公孙衍为秦国做出何等贡献才被封为大良造,但在以军功爵位制为主的秦国,公孙衍以一个外来人员做到大良造这样的高官,在没有背景的情况下,能力与贡献绝对不低。
文章插图
纵横家张仪
公孙衍成为大良造之后为秦国立下的重大功劳就是率领秦军夺取他的家乡阴晋,将阴晋之地并入秦国版图,并占据了整个河西之地,而在50多年前,魏国大将吴起以5万魏武卒在河西大破秦国50万军队,而在8年前,商鞅则率领秦国新军在河西诱捕魏国公子卬,大败魏军。
公孙衍在秦国居高位原本一帆风顺,直到另一个魏国人张仪的到来,公孙衍才彻底地失去了他在秦国的高位,也失去了实现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的平台,张仪比公孙衍能力更强,更加能说会道,因此得到了秦惠文王的宠信,公孙衍则被排斥。
- 秦国“杀神”白起,一生打败过多个强国,为何唯独只有赵括成笑柄
- 秦国|白起、韩信、岳飞三大名将被冤死,都因没读懂范蠡这句千古名言
- 秦国进攻战国七雄的赵国,连吃败仗,为何最终却灭了赵国?
- 百里奚在秦国成为一代贤相,为何在晋国楚国却仅仅被当成奴隶
- 官员|历史上最贵的女子,看一眼要100两银子,有人曾为她花了上千两
- 秦晋崤之战,秦国春秋最惨一战,秦军两万多人在边境全军覆没
- 秦将投降山东诸侯鲜有,率兵大规模投降的事件,秦国史上只有一次
- 公孙衍促成五国伐秦,楚国选择同盟坐观成败,会战修鱼,三晋惨败
-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解决了秦国几道顽疾?
- 秦国灭蜀后利用蜀地粮草灭了六国都不缺粮?为何诸葛亮总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