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军|“靖康之耻”是腐败还是体制问题?抽丝剥茧,看北宋( 二 )


禁军|“靖康之耻”是腐败还是体制问题?抽丝剥茧,看北宋
文章插图
三、北宋的“冗兵”、“冗费”禁军数量的激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队的力量,但是也使得军队的财政支出巨幅地增长,久而久之形成了“冗兵”、“冗费”的现象。虽然禁军的数量庞大,但长时间的固守与屯于一地,使得军队的力量逐渐减弱,而且进入和平时,这种衰退更加的迅速。虽然大臣们都认为更戍法不利于国家,但不能否认在更戍法废除前,定期的更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士兵的作战能力。所以在宋神宗时期,随着更戍法废除,禁军唯一的锻炼机会也失去了,士兵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固守阵地”了。正如古言“死于安乐”,驻守在边境的禁军,由于长时间的和平,使得他们的备战意识逐渐消失,士兵沉醉于饮食宴乐之上,河北的边备已经处于荒废的状态。因此在1127年,金人南下时甚至惊呼:“八十万禁军何在?”八十万禁军虽然并非虚言,但实际情况是,军队里官多兵少,很多军官的军饷是士兵的十倍之多。那么,既然钱都没了,朝廷还拿什么养兵?为此,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例子,如有的骑兵营只有数十骑,步兵营也才一二百人。虽然当时某些有志大臣弹劾禁军吃空饷、冗官、克扣士兵军饷,但朝廷始终没有引起重视。结果,金人入侵,国家用人之际,“八十万禁军”缩水成三十万人左右,并且这三十万禁军中老弱者就有半数,与金人的战斗就如同缴械投降,因此才出现被金人两次围城的窘境。
禁军|“靖康之耻”是腐败还是体制问题?抽丝剥茧,看北宋
文章插图
四、“阙额”的巨大影响阙额是指军队士兵的实际数量少于兵籍上所记载的数量,换种说法就是,部分军官士兵在空吃军饷。而造成北宋阙额的原因与宋仁宗时期大肆扩充禁军数量有着很深的关系。宋神宗本人也不是吃素,他也想为国家富强做出贡献,为了控制阙额,曾设置了并营削减番号的诏令,本来此举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给保甲法提供财政支持。但是由于保甲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和给百姓的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最终走向了失败。随着保甲法的失败,并营削减番号的诏令的作用就逐渐失去,也慢慢地被军兵抛之脑后,甚至成为当地官员敛财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禁军的阙额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其中尤以与辽国的河北边境的和平地带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就是用不了兵。并且辽国可谓是“养猪能手”,对于敌军士兵的羸弱,辽国竟没有南下的念头,这也进一步怂恿了北宋禁军玩乐的念头。而阙额的结果就是,在金人入侵时,兵籍记载的士兵数量有三分之一是凭空而来了,并且由于士兵过于沉醉于宴乐,他们的战斗能力已经明显削弱,甚至部分士兵在战斗前就已经溃散而逃。因此,这样看来宋徽宗与宋钦宗的被俘虏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可以说这种屈辱就是守护国家的军官与士兵亲手造成的。牢狱之中的宋徽宗与宋钦宗,他们也曾想过救国,但是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加上朝廷政治的腐败,纵使神仙在世,也难以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