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宋朝发明科举防作弊手段,又出现新作弊手段?5种作弊防不胜防( 二 )
文章插图
宋仁宗接到奏折后,下诏:“举人有开封府户籍七年以上不居他处者”,要求居住在开封7年以上的考生才可以参加考试。如果没有户籍的,也不占用其他地区考试名额,只要没什么毛病,就由官员担保参加考试。宋仁宗太仁慈了,他这诏书就成为宋朝考试法典,到1090年,在开封考试的达到2000多人,最后解试的达到由100名增加到300名。隔年在京城参加考试的考生达到近五千人。由于开封是京城,解额很宽松,因此很多考生都涌向京城取解。与现在高考移民在录取分数低的偏远地区考试情形一样。
文章插图
1156年,镇江府的考试中,有人发现福建考生冒籍考试,很气愤,拿着棍子打他们。即使知府来了也没有控制住,最终发展成流血事件,“打林应辰濒死,士人惊散,几坏科举”。当然只要认识大官,管他冒名不冒名,照样考。有一个叫方勺的考生,他从江西到杭州考试,被人举报冒领籍贯,但苏轼任知州,允许他参加考试。宋朝还有一个奇怪现象,由于各地考试时间不一样,有的相差一个月。据史料记载“川、广尤远,又用六月”,这就给冒籍考试留下空档“至有三数处冒试者,冀于多试之中,必有一得”,这种考试时间差在北宋时是为了便于路途远的考生参加考试,但到了南宋都不存在这种情况了。因此南宋统一规定八月十五为考试日,这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考生称赞说“百年之弊,一朝尽去”。
文章插图
泄题古代科举考试,并不是只发生于考生之中,考官也在里面作弊,以获取利益。宋朝时,考生考完后试卷要进行糊名和誊抄,就是为了防止考官作弊。但依然发生作弊行为。宋朝时,主考官负责出题。为了防止出题的考官从里面作弊,北宋还实施一种“锁院”的方式,要求选中的考官进入贡院后“不得与臣僚相见言话”,要在贡院内完成出题、引试、阅卷等过程,直到放榜后,才可以出完。但这种锁院制也有弊端,比如有的考官锁院前泄漏试题,宋朝的苏轼在1088年主持贡试时,就在锁院前泄题。他提前写下了题目,送给门人李廌,就是确保李廌能考中。但送达时李廌不在家,题目被章惇的两个儿子章援、章持所获,两人开始研究试题,并按照苏轼的文风答卷,最后,章援中了头名,章持得了第10名。李廌反而落榜。南宋年间的罗大经对苏轼这件事还进行表扬:“余谓坡拳拳于方叔(廌)如此,真盛德事。”罗大经也是参加考试出来的官员,这样表扬可见宋朝官场之黑暗。宋朝宰相谢深甫的两个儿子参加省试,锁院前“密语当差试官,预计会题目”,可见锁院前随时泄漏题目。
- 宋钦宗|本是抗金名臣李纲,为何世人却评价他是灭亡宋朝的推手?
- 宋朝|都说宋朝官员的福利很好,为什么司马光还会穷的吃不起肉?
- 诸葛亮为减少杀戮,竟然发明了一种面食,最早竟是用来代替人头!
- 东西|诸葛亮其中一项发明,不仅救下蜀国10万大军,至今仍在沿用!
- 雕版印刷术何时发明的 ?为此学界众说纷纭。。
- 宋朝唯一世袭9代的姓氏,家族威震西北300年,功绩超过杨家将
- 中国能领先世界传承千年,这个人的一项发明功不可没
- 宋朝|宋朝十大名将,保家卫国,除了岳飞韩世忠,还有谁?
-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明朝的商业税收为何只有宋朝的零头?
- 赵匡胤|赵匡胤子孙在宋朝的地位如何其四子一脉在186年后拿回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