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王|战国中后期为何出现“三周并立”?
文章插图
《荀子·儒效》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实际上,诸侯国可能更多,因为除了第一批被分封的诸侯国外,周王室又陆陆续续封了不少诸侯国,比如秦国就不是第一批被分封的诸侯国。
西周末年,周幽王姬宫湦引火烧身,被犬戎所杀,其子姬宜臼继位成为周平王,此时周朝的都城也从镐京变成了东边的洛邑,东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东周一定程度上是西周的延续,周王室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
《史记·周本纪》:“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尽管如此,周王室的封地仍然大于普通的诸侯国,况且周天子也是各诸侯国名义上的天子,别的国家变法、兼并、图强,周王室按理说也可以做到。但结果却是东周后来不仅没有任何作为,反而是不断发生内耗,甚至在战国中后期还出现了三周并立的局面。
三周分别是周王室(东周)、西周公国、东周公国。
公元前441年,周贞王姬介病逝,姬介死后,留下了四大公子,分别是长子去疾、次子叔袭、三子嵬、四子揭。
文章插图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姬去疾继位后是为周哀王,古人有早孤短折为哀,处死非义为哀,周哀王明显这两样都占了,姬去疾仅继位三个月就被二弟姬叔袭给干掉了。
《史记》载:“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
《史记》的记载言简意赅,姬去疾大概率是被二弟暗杀的。
就这样,公子叔袭继位,是为周思王,老二开了个头,老三显然也忍不住了。
《史记》载:“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
周思王继位不到半年的时间,公子姬嵬杀周思王,自立为周考王,从“攻杀”这两个字眼来看,公子嵬继位的过程中应该和周思王爆发过惨烈的冲突。显然,公子姬嵬的实力更强,最终他登上王位成为了周考王。
此时,周考王难免背后一凉,父亲死后不到一年,两位哥哥就跟随父亲而去,更重要的是,周考王还有个实力不俗的弟弟姬揭,周考王想起往事,难不成下一个就是自己?
怀着深深的担忧,周考王觉得有必要好好安排一下弟弟了。据考证,姬揭是周考王的同母弟,不难得出,在和二哥周思王的对抗中,姬揭是站在周考王这边的。
既然是这样,周考王觉得那好办,于是就把周王室剩余不多的土地分出去了一半。
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封其弟姬揭于王城,疆域为瀍水以西、洛河以南。于是,周王畿旁边就多了个小国,西周公国。
- 秦国进攻战国七雄的赵国,连吃败仗,为何最终却灭了赵国?
- 勾践卧薪尝胆成为春秋霸主,为何他的后人在战国却籍籍无名?
- 战国七雄的都城,是今天的哪些城市?都有哪些典故趣闻?
- 当时|战国时期,四大文明古国被他攻下三个,征服多国,可惜英年早逝
- 个人藏品鉴赏之六十三:战国神人骑兽
- 个人藏品鉴赏之六十一:战国龙凤玉佩
- 荆轲是战国有名的剑客,和秦王单挑反被刺了8剑,是他太菜了吗?
- 战国初期的魏国,是如何强大又如何走向衰落的
- 什么是“典妻”?从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民国的陋习
- 吴起一生不败,击败了五十万秦军,为何不在战国四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