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

文/寂寞的红酒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爆发了大规模的兵变,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点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革命形势席卷全国。不过虽然革命形势如火如荼,革命党闹得非常厉害。但实际上,当时的革命形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清政府仍然有能力扑灭起义。清政府之所以被推翻,主要原因是袁世凯的逼宫。袁世凯携革命党的威势来逼迫清帝退位。当然,清帝并不愿意退位,那些身居高位的满清权贵、八旗将士也都不愿意清帝退位。实际上,不仅旗人支持清政府,很多深受清政府恩惠的汉人以及和清政府同盟的蒙古人也同样支持清政府,比如两江总督张人骏、江南提督张勋等人。当时来讲,清政府实际上还有一定的实力。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当时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其实,不是清帝想退位,是当时形势所迫,不退位不行。
【 老老实实|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
老老实实|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
文章插图
首先,虽然清政府仍然有很多支持者,但支持者的势力相对较弱。清政府的支持者主要来自旗人,但身居高位、长期养尊处优的满洲权贵根本没有什么能力,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而他们依仗的军事支柱八旗将士早已失去了斗志和血性,有的连马都上不去了,指着他们打仗根本就是妄想。至于由绿营整编的巡防营,也不比八旗士兵强多少,虽然对清政府比较忠心,但根本没什么战斗力。除了张勋和张作霖等几支巡防营还算拿得出手,其他的根本不堪重用。凭着这几支巡防营是挡不住席卷全国的革命军的。

老老实实|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
文章插图
起义军多以新军为主,新军战斗力极强,巡防营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在战斗中,各地驻防八旗和反抗的巡防营大部分都被新军消灭了。那些清政府的支持者见势不妙,全都纷纷改弦更张,拉起了革命的大旗,摇身一变,纷纷加入反清阵营。连忠心耿耿的辫帅张勋都妥协了,不要说其他人。清政府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新军。北洋新军是清政府的武力支柱,也是清政府唯一能指望的救命稻草。清政府想要继续维持统治必须依靠袁世凯。但袁世凯已经生出反心,憋着劲地想要把清帝赶下台,所以清政府谁都指望不上了。

老老实实|清政府仍有不少的资本,为何清帝还要老老实实退位
文章插图
可以说,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无路可走。其实,清政府早已名存实亡,即使辛亥革命不爆发,清政府的统治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清政府早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权威。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就逐渐失去了对地方和军队的掌控。到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已经控制不住局面,压制不了地方实力派。面对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大搞东南互保的叛逆行为,清政府竟然无可奈何。慈禧太后都搞不定这些实力派,孤儿寡母的隆裕太后和宣统帝就更没戏了。至于把持军政的摄政王三兄弟,一个比一个废物,根本掌控不了局势,一出事,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实际上,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被地方势力和袁世凯等权臣架空了。地方势力尾大不掉,根本不听清政府号令,而朝堂和京畿又被袁世凯把控,清政府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如果袁世凯不高兴,清帝都出不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