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因为兔死狗烹?还是想到了安史之乱( 二 )


是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因为兔死狗烹?还是想到了安史之乱
文章插图
这个制度的核心是:朝廷任命一名节度使,由他带重兵镇守边关,并且以守为辅,以打为主,实行积极的作战方针。这个制度的优势是,给了节度使充分的权力,允许他们军政一把抓,从而快速地开疆扩土。缺点是,节度使可以自给自足,受朝廷的钳制较小。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大唐的防御像是一个鸡蛋,从外不容易打破,但是蛋壳要是掉头向里进攻的话,朝廷很难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抵抗。这种危机在“安史之乱”中就爆发过,虽然后来被平息了,但是并未根除,最后毁灭大唐的朱温,就曾是大唐的节度使。赵匡胤出身于官宦之家,又亲身经历了四方征战,并担任过节度使一职,所以他对于节度使制度的漏洞,应该是非常的清楚。所以骆驼认为,他“杯酒释兵权”,并不是“卸磨杀驴”,而是为了大宋的将来考虑,才做的决定。赵匡胤到底想干什么有人会问你有证据吗?骆驼还真有。据《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匡胤在举办“鸿门宴”之前,曾经和宰相赵普。讨论过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的办法。赵普的答案是解决了“君弱臣强”的问题,自然就能“天下自安”。如果赵匡胤只是为了“杀驴”,那么在“杯酒释兵权”结束后,这件事应该结束了,但是赵匡胤并没就此打住,而是又采取了更加凌厉的手段。
是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因为兔死狗烹?还是想到了安史之乱
文章插图
他把节度使的权力进行了弱化,一是把军权一分为三,统兵、用兵、调兵三权分置,随后还要求兵、将轮换,不让兵、将产生“感情”。二是重朝廷而轻周边,以重兵拱卫首都,而减少边镇的兵力。三是重用文官,在各节度使的地盘,安排很多文臣,并且授予文臣极大的权力,对于武将进行压制。这三条一出,就足以证明,赵匡胤图的不是一时之安稳,而是希望大宋长治久安。这个政策的出台,确实解决了中原王朝内乱丛生的问题,但是从此以后,中原王朝面对外敌时,只能被动防守,再也无力主动出击。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