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二战苏联为何不败?为防帝国主义群殴准备了20年,结果只来个德国( 二 )


韦老师在之前《墨索里尼的寂寞:创业太顺利,整个意大利除了他 谁都不想打仗 》文章里提到过,其实墨索里尼上台夺取政权的过程是相对轻松的,没经历过太多波折,这也导致了后来意大利面对危机时常常缺少应对经验。
相对来说,斯大林这波人历经的磨难和考验就太多了,且不说年轻时被沙皇无数次流放又无数次逃脱,单单是苏俄成立初期为保证政权而艰苦奋斗的这段过程,斯大林就无愧于自封的这个“钢铁”称号。
所以说,后来的苏德战争虽然惨烈,但对斯大林等那一代苏联领导来说,这点考验真的不算什么。至少1941年苏联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已经比20年前好了不知多少倍。
本来就是从一无所有中起家,多少磨难都过来了,还怕这点?
列宁说过,苏俄刚成立时,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没想到后来这个病人不仅活了过来,还能拄着拐杖走路。列宁逝去后,他肯定还没想到这个拄着拐杖的病人,竟然还能跑起来。
5.
斯大林上台后,就加快了农业集体化建设,为工业化打基础;
进入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给了苏联发展的大好机会,西方国家一片凋敝,苏联却是一枝独秀,国内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超强凝聚力和号召力下,每个人都激情燃烧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甚至外国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也纷纷涌入。
斯大林说:“苏联一定要加快自己的工业化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延缓速度意味着落后,落后是要挨打的;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所以现在只要谁高兴,谁都可以蹂躏他。”
【 苏俄|二战苏联为何不败?为防帝国主义群殴准备了20年,结果只来个德国】
苏俄|二战苏联为何不败?为防帝国主义群殴准备了20年,结果只来个德国
文章插图
1932年、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相继完成,苏联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国家。苏联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6.
在三十年代,纳粹德国上台,英法施行绥靖政策,极力怂恿祸水东引;而苏联身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日本,几只饿狼随时都可能扑向苏联。
这段时间,除了加快建设,为应付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苏联也不闲着:
对内,进行一系列大清洗运动,先统一思想,再统一行动;
对外,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通过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手段,极力为本国征得战略缓冲的空间和时间。
包括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起瓜分波兰、入侵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等